孩子们在训练中
清晨六点,嘹亮的起床号划破校园的宁静。10岁的廖谨然一个激灵坐起身,麻利地套上迷彩小短袖。窗外,晨光熹微,和他一样身着“戎装”的孩子们,正揉着眼睛涌向水房——属于南昌市少年军校暑期夏令营的“小兵”生活,在充满活力的气息中开启了。
汗珠里的蜕变
绿茵场上,口令铿锵。稍息、立正、向右看齐!孩子们神情专注,目光炯炯有神,把腰杆挺得笔直。早晨的晨跑和体能操,是唤醒身体的必修课。
“冲啊!占领高地!”男孩们最爱的CS真人野战开始了。扎着两个羊角辫的女孩朱佩琪跑在最前面,动作丝毫不输男生,她敏捷地翻过障碍,匍匐前进,眼神专注得像只锁定目标的小猎豹。“谁说女子不如男?我是小小花木兰!”朱佩琪抹了把汗,笑得灿烂。
从“小豆芽”到“小松树”,孩子们在训练场挥洒的汗珠里悄然发生着变化。练习器械操时,尽管一招一式虽显稚嫩,但“小兵”们那股子认真劲儿,让教官忍不住点头。最让廖谨然感兴趣的是拆解枪支,“刚来时像个‘门外汉’,现在闭着眼都能摸清零件了!”他拿着仿真枪械,一边向记者讲解一边演示,小手灵活翻飞,眼神里满是自信。在体能障碍赛道上,曾经让曾楚博觉得“不可能”的高墙,如今也能咬着牙、憋着劲儿一跃而上。“背直了,胳膊有劲了,妈妈说我有‘兵样儿’了!”曾楚博骄傲地挺起胸脯。
笑声里的成长
紧张地训练后,食堂成了孩子们欢乐的海洋。“将帅营”中队的杨宪禹、袁峥、黄泽城、余梓旭四个男孩组成了“饺子突击队”。面粉沾上了鼻尖,馅料堆满了案板,笨拙的小手捏合起面皮来有模有样。“我的像元宝!”“我的像小船!”评比结果出来,他们包的饺子数量最多,夺得桂冠,食堂里爆发出胜利的欢呼。
水库附近的溪流,是对一天辛苦训练的清凉犒赏。孩子们踩进沁凉的溪水,追逐着倏忽而逝的小鱼,搬动石块垒起小小的堤坝。阳光穿过树梢,碎金般的光点泼洒在溪面和孩子们的笑脸上。“咔嚓”一声,甘甜的西瓜被切开,汁水淋漓。孩子们顾不上擦去嘴角沾着的瓜瓤,山谷里久久回荡着孩子们无忧无虑的笑声。
暮色四合,篝火噼啪作响,映红了每一张兴奋的小脸。火光跳跃,有人亮开嗓子唱起歌,有人拉起手跳起自编的舞蹈,还有人鼓起勇气站到中央,讲起军营里的趣事。成长的快乐,不仅在跳跃的火焰里,更在细节处流淌:训练归来,一碗热腾腾、甜丝丝的姜汤早已备好,驱散溪水的寒凉;夜深人静,军校老师会轻手轻脚走进宿舍,掖好孩子们踢开的被角。
泪水里的感恩
开营时懵懂青涩的身影,如今已悄然蜕变。“我可以10分钟搞定洗漱!”苏侯,一个曾经习惯赖床的小家伙,爱上了清晨第一缕阳光照在脸上的感觉,还在寝室自豪地展示“看我自己洗的袜子多干净!”
感恩课堂上,朱佩琪第一个走上台,“妈妈,谢谢你对我的照顾。我长大了,能照顾好自己了!”声音虽轻却字字清晰。食堂里,孩子们的餐盘全都干干净净,“光盘”成了无声的默契。远离了手机屏幕,面对面的交流让孩子们的友谊变得纯粹而热烈。一双双小手接过的结营证书,那是成长的见证。
在结营仪式上,孩子们郑重其事地拥抱教官,拥抱生活老师,大家都泣不成声。这一刻,所有训练的艰辛、离家的思念,都化作了不舍与感恩。
南昌市少年军校执行校长李凡看着这一幕,眼中满是欣慰:“我们不仅锤炼孩子们的体魄,更希望在他们心中种下三颗种子:自强的种子,懂得责任担当;爱家的种子,学会感恩回馈;爱国的种子,胸怀远大理想。让孩子们在坚毅中保有温情,在规则里懂得关爱,这才是成长最珍贵的底色。”
当稚嫩却坚定的童音响彻营地——“请祖国放心,强国自有少年郎!”此刻,自强、爱家、爱国的种子,已在孩子们心田里悄然生根发芽。(洪观新闻记者万晓霞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