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日军俘虏请求和八路军并肩作战遭拒,许世友:“给他一挺机枪,让他上!” 1942

日军俘虏请求和八路军并肩作战遭拒,许世友:“给他一挺机枪,让他上!” 1942年深秋的胶东半岛,鬼子的“铁壁合围”扫荡将根据地的天空染成铅灰色。 从延安千里迢迢抵达胶东根据地的前日军士兵,现“在华日人反战同盟”成员小林清蜷缩在八路军的临时战壕里,远处传来的枪炮声震得泥土簌簌落下。 这个大阪商贩家庭出身的青年,此刻正盯着掌心褪色的全家福——三年前在潍县战役被俘时,八路军炊事员塞给他的地瓜,比日军长官的耳光更早击穿了他的思想防线。 原来在大阪做小生意的小林清是1938年被强征入伍的,同年11月随部队在中国青岛登陆,但作战没有半年就被八路军俘虏了。 “我申请加入战斗!”小林清突然闯进敌工部指挥所,生硬的中文惊动了正在看地图的干部们。 敌工部长“啪”地合上花名册:“小林同志,你现在就该待在安全的地方!”参谋长指着窗外升起的狼烟补充道:“外面很危险,你万一出了什么岔子损失就太大了!” 争论声中,被推开的门帘卷进硝烟,时任胶东军区的许世友将军带着警卫员大步踏入,刀削般的下颌还沾着炮火熏黑的痕迹。 都说许世友做事情大大咧咧,但他是名副其实的粗中有细,心里自有一本明细账,凡事的轻重缓急拿捏得清清楚楚。 许世友抓起桌上的南部十四式手枪掂了掂:“小林同志,听说你在甲种师团当过机枪手?”得到肯定答复后,他突然将枪拍在桌上:“老子当年在少林寺,师父说‘佛渡有缘人’!” 他转身对目瞪口呆的参谋们吼道:“日本八路也是八路,给他弄挺九九式!让他上!” 当小林清趴在凤凰山制高点,熟悉的枪械触感却带来前所未有的沉重。下方山谷里,日军中队正呈散兵线推进,钢盔下分明是和自己当年同样年轻的面孔。 他深吸口气,突然调转枪口对准日军尖兵——这个曾被军国主义灌输“玉碎”思想的青年,此刻用精准的点射为战友开辟冲锋通道。子弹打光时,他发现枪管烫出的水泡和泪水混在了一起。 战斗结束后,许世友拍着小林清的肩膀说:“等打跑了鬼子,请你喝地瓜烧!”这个后来成为“在华日人反战同盟”骨干的机枪手,当晚在日记里写道:“今天终于明白,八路军说的‘解放’是什么意思。” 1945年8月,小林清劝降了驻守了即墨的一个中队日军,让他们向八路军放下武器投降。 谈判结束时,鬼子中队长问小林清:“阁下是日本人吧?” 他理直气壮地说:“是的,但你要明白,我现在是八路军!” 抗战胜利之后,小林清留在了中国并继续参加革命,他后来进入天津社会科学院工作,成了教授级研究员,还当选过天津市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