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俞燕:家居大佬汪林朋的“双泰”保险缘

意见领袖|俞燕

在十年前的资本狂飙年代,拥有一两张保险牌照,几乎成了叫得出名头的各路大佬们的“标配”。

这也使得保险业成为观察其他行业变迁的一个切入点,可谓“跳出保险看保险,各行各业有交集”。

房地产、电力、通讯、互联网,乃至零售业……很多看似不相干的行业,经由资本纽带,与保险业连接在一起。这也使得一些看似不相干的新闻,都能和保险业多多少少扯上关系。

7月27日,居然智家新零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居然智家”,000785.SZ)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CEO汪林朋在家中坠亡,一时震惊市场。

除了湖北首富、“家居大佬”等名头,汪林朋还有过一个不太引人注目的身份:曾任和泰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和泰人寿”)董事。

9年前,保险业正值资本涌入最狂热的时期,一年内有多达24家保险公司获批筹建,创下批筹之最。其中有9家寿险公司拿到筹建牌照,和泰人寿便是其中一员。

除了和泰人寿,汪林朋还与另一个“康”有股权交集:他的湖北老乡陈东升执掌的泰康人寿保险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泰康人寿”),是居然智家的第七大股东。

居然智家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红星美凯龙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红星美凯龙”,601828.SH,1528.HK),同样有一个“保险梦”。在和泰人寿批筹的同2016年,红星美凯龙亦递交了发起成立国峰人寿的申请,只是迟迟未拿到牌照,最终梦碎。

与居然智家相似,红星美凯龙亦有一家保险公司股东——中融人寿,同样位居第七大股东。近年来中融人寿亦身陷困境。

2021年以来,随着房地产业巨头相继暴雷,房地产业跌落深谷,作为房地产业下游产业的家居业,亦难独善其身。两大家居业巨头居然智家和红星美凯龙,皆业绩下滑,深陷发展困局。

2025年,这两大家居巨头掌门的个人命运亦急转直下,4月和5月,汪林朋与红星美凯龙实控人车建新,相继被留置。近日汪林朋被解除留置回归,却纵身一跃,为自己的传奇人生画下一个悲情的句号。

旧时代的大幕轰然落下,浮云时事改。

江湖夜雨,十年灯灭。

01

和泰人寿:无为而治的股东

与其他大佬相比,汪林朋的金融梦并不算狂热,除了在9年前发起成立和泰人寿,只参股了两家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琼海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和陵水黎族自治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股比分别为9.99%),此外旗下还有北京居然之家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居然之家(天津)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以及天津居然之家保理公司等机构。

2016年,是保险业成立新主体最狂热的一年,共有24家公司批筹,12家开业,还有6家的申请被否决。

2016年7月29日,和泰人寿获批筹建。这一天,共有三家保险公司拿到筹建牌照:总部位于济南的和泰人寿、总部位于上海的复星联合健康险、总部位于北京的爱心人寿。

同日还有一家定位于互联网财险的阳光盛世财险,得到的却是“不予许可”公告。

和泰人寿的发起人股东共有八家,其中,汪林朋旗下的北京居然之家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居然投控”)、中信国安有限公司(下称“中信国安”)、深圳市金世纪工程实业有限公司皆持股20%,并列第一大股东。腾讯旗下的子公司北京英克必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英克必成”)持股15%,位居第二大股东。

在和泰人寿拿到筹建批文的前一个月,红星美凯龙旗下的上海红星美凯龙投资有限公司,联合新城控股(601155)、红豆集团及其子公司江苏红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递交了国峰人寿的筹建申请。不过,也许因为股东多为房地产商,加之监管风向有变,国峰人寿迟迟未拿到批文。

2017年1月20日,和泰人寿获批在注南开业,四天后完成注册。此时距离那桩改变了保险业的大事件,仅有不到三个月时间。

2017年4月,和泰人寿第一届董事会成员的任职资格获得核准。汪林朋任董事,董事长则来自中信国安。

和泰人寿开张的这一年,正值“保险科技”的概念正式提出,因此这一年被称为保险科技元年。作为有腾讯股东背景加持的保险公司,和泰人寿成立之初,便定位于轻资产、高效率、与互联网高度融合的创新型寿险公司,声称要与腾讯共同探索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在保险行业落地的商业模式,要实现互联网渠道和传统渠道“双轮”创新发展。

和泰人寿开张的两个月前(2017年2月20日),居然控股成立了全资子公司居然之家金融控股公司,作为其适应互联网时代发展需要而全资打造的产业金融服务平台。

不过,居然之家对和泰人寿之间的参与度并不高。居然之家亦未如其他股东那样,将手中的保险公司股权用于质押融资,和泰人寿成立以来,居然之家的股权一直出于正常状态,而中信国安则已将手中股权悉数质押,并处于冻结状态。

汪林朋本人对于和泰人寿的参与度亦不高。他只担任了一届董事。到2021年11月和泰人寿第一届董事会届满后,他便卸任了董事一职。从目前和泰人寿的六名董事的履历来看,似乎没有人来自居然之家。

2025年6月10日,和泰人寿发生了成立以来的首次股权变动:英克必成将所持1500万股(股比1%)转让给金世纪旗下的深圳市金世纪工程实业有限公司。转让后,金世纪股比增至21%,成为单一第一大股东;中信国安与居然之家被动降至并列第二大股东,而英克必成则相应地降为第三大股东。

在公司治理上,自从2020年10月27日和泰人寿公告称解聘首任总经理李玉泉的职务后,该职位已空缺了近五年之久。

此外,和泰人寿的股东大会,亦常上演“茶杯里的风暴”。其官网信息显示,2022年和2023年的股东大会,皆有多份议案未获审议通过,涉及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财务决算报告、年度预算方案、利润分配方案、三年战略发展规划和资本规划等关乎公司运营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其未获通过的议案份数之多,在保险公司中颇为少见,显示出股东们对于和泰人寿的发展存在不小的异议。

近年来,随着一些资本系暴雷,风险亦外溢到保险业,和泰人寿亦感受到这股寒风。

2025年2月26日,杉杉集团有限公司进入重整程序,其发行的“H20杉杉1”债券随之触发加速到期,构成实质性违约。收购了2亿元该债券的和泰人寿,为此计提了7592万元减值准备(截至6月末)。

此外,和泰人寿出于谨慎性考虑,对其投资的宝能集团旗下深业物流集团发行的2.7亿元“20深业03”债券(已展期尚未违约),计提了1614.86万元的减值准备。宝能集团近年来亦身陷债务危机,多次被列为被执行人,

这还不是和泰人寿踩雷的全部。早在2021年10月和12月,和泰人寿已就同样暴雷的民生信托发行的“至信763号宝能汽车项目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分别计提了5400万元和7200万元减值准备。2023年,和泰人寿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减值损失高达3.28亿元。

截至目前,和泰人寿开张已有八年,其中连续七年亏损,累计亏损达11.6亿元,只有2024年才首次扭亏为盈,实现盈利0.12亿元。不过这一年保费收入呈负增长。

进入2025年一季度,和泰人寿又回到亏损状态(亏损0.96亿元)。另外,一季末的总资产和净资产双双同比下降,保险业务收入则同比增长63.29%。

为了维持偿付能力充足率,和泰人寿用上了财务再保险这一“秘技”,2024年连签五份财务再保险合同,将其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一举拉升了153个百分点,高于监管30个百分点的限制。为此,监管部门向其提出了财务再保险整改,要求其三年内达到相关监管要求。

和泰人寿的发展窘境,是一批中小保险公司的缩影。在漫长的下行周期里,在资本承压,负债成本高企的行业态势之下,如何“活下去”,已成为横在和泰人寿们面临的冷酷现实。

对于和泰人寿来说,居然之家自身承受的发展压力,未曾传递过来,亦未费尽心机将其作为提款机。从这个层面来说,居然之家还算是颇有良心的股东。

02

泰康人寿:深度共建

与对和泰人寿“无为而治”的态度相比,居然之家与作为其股东的泰康人寿之间的合作要深入得多。

在业界看来,汪林朋与同样出身于部委的湖北老乡陈东升“亦师亦友”,关系密切。据财新报道,汪林朋被解除留置回归后,曾与陈东升见过一面。听闻他去世的消息后,陈东升亦急赴其家中慰问和吊唁。

在商界,大佬们惺惺相惜的一个最直接的体现,是拿出真金白银相互支持。

早在2016年12月,泰康保险集团与居然投控签订保险业务战略合作协议,开启了双方的首次合作。彼时,陈东升还将双方的合作,视为“中国民营企业强强合作的篇章”。

2018年2月11日,居然之家在北京居然大厦举行战略投资签约仪式。彼时居然之家释放36%股份,引入16家机构的联合战略投资,其中泰康人寿出资14.5亿元。

这一年正值居然之家成立的第20年,亦是泰康人寿在“大消费”投资领域的开年大作。泰康人寿入股居然之家,被视为既有效拓展保险资金运用渠道、提升投资收益的积极探索,又是响应“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之举,是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尝试。

在签约仪式上,陈东升表示,作为合作伙伴,泰康和居然之家有着巨大的合作前景,“期待居然之家通过此次融资,加快整合中国家居渠道的步伐。”

2019年,居然之家参与武汉中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武汉中商”)的重组事项,以期实现借壳上市。

这一年6月3日,武汉中商披露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报告书,拟通过向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居然投控等23名交易对方持有的居然智家100%股权,交易总价值高达356.5亿元。

这是一场“蛇吞象”式的借壳,彼时引出了一番市场争议,一度引发关于“国有资产流失”的质疑。

2019年7月25日,证监会就武汉中商的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报告书给予反馈,提出多达57条反馈意见,其中一条是关于泰康人寿的,要求居然投控说明泰康人寿直接参与本次重组,是否符合《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险资金股票投资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及银保监会其他的相关规定。

最终,证监会在四个月后(2019年11月26日)核准了武汉中商的重组方案,其中,武汉中商集团向汪林朋发行3.95亿股股份、向北京居然之家投控发行25.69亿股股份、向泰康人寿发行2.31亿股股份。

2019年12月26日,居然之家重组更名暨上市仪式在深交所举行,“居然之家”的股票简称从此取代了“武汉中商”,成为A股家居卖场第一股。尽管首日股价收跌3.41%,汪林朋仍表示,登陆A股是居然之家在20岁时收到的“最好礼物”。

不过,这场借壳上市,在六年后成为射向汪林朋的回旋镖。据财新报道,汪林朋被留置,便与之有关,汪林朋解除留置回归后,亦对下属坦陈,居然之家上市“走了捷径“。

借壳上市,不仅仅一举让汪林朋坐上湖北首富的位置,亦为居然之家推进“大家居”与“大消费”的融合发展,尽早实现“千家店面、千亿销售、千亿市值”的目标,提供了资金支持。但事必有对价,上市时签下的业绩对赌协议,亦为居然之家套上了沉重的“枷锁”。

2020年11月30日,居然之家公布定增结果,共有包括多家保险机构在内的23位投资者参与认购,其中,泰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认购约3亿元,认购股份数量占发行后总股本的0.65%,位居认购额的第二大。百年人寿认购1亿元,认购股份数量占发行后总股本的0.22%。

2022年3月24日,泰康保险集团与居然投控又签署了新的战略合作协议。此时距离首次合作,已过去了六年时间。双方已从资本合作拓展到产品与服务的深度共建。

彼时,双方都表示,期待通过本次战略合作,可以打造家居与保险行业更具创新性的产品和服务,实现1+1大于2。

签约三个多月后(2022年7月6日),居然之家和泰康保险集团旗下的泰康在线保险公司联合首创的家装家居类售后服务保险“居家保”正式上线。此举被居然之家视为自其推出“先行赔付”之后在家居市场的第二次服务升级革命。

谁曾想,短短三年后,汪林朋的命运遽变。“荣华东逝水,万事皆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