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安禄山造反后,唐玄宗将在长安的安禄山长子安庆宗斩首。安禄山大怒,在攻占长安后,把

安禄山造反后,唐玄宗将在长安的安禄山长子安庆宗斩首。安禄山大怒,在攻占长安后,把唐朝宗室、皇子皇孙公主共二百余人公开处刑进行报复。 天宝十四载十一月九日,安禄山在范阳城南誓师。他伪造了一份唐玄宗的 “密诏”,声称 “杨国忠谋反,令安禄山举兵征讨”,随后以范阳、平卢、河东三镇兵马为主力,裹挟奚、契丹等部族联军,号称二十万大军,向南挺进。 长安城里那颗滚落的人头,安庆宗的,彻底点燃了范阳那头巨兽胸腔里最暴戾的火焰。玄宗这一刀砍下去,快意是片刻的,后果却是灾难性的。你想想,一个手握帝国最精锐边军、早已被无边野心撑破肚皮的枭雄,失掉了血脉相连的长子,那会是什么滋味?这不仅仅是丧子之痛,更是对他安禄山本人最赤裸裸的羞辱和宣战!仇恨,瞬间就找到了最“高效”的宣泄口——血债血偿,而且要最尊贵的血来偿。于是,当叛军的铁蹄终于踏碎长安的繁华,太极宫前,朱雀大街旁,大唐最金枝玉叶的骨肉,皇子皇孙、凤子龙孙,整整两百余人,成了屠刀下颤抖的祭品。那不是战斗,是赤裸裸的屠杀表演,是安禄山对着整个天下发出的一声狰狞咆哮:“看!这就是惹怒我的代价!” 滚烫的鲜血染红了长安街石,也彻底浇灭了盛世最后一丝回光返照的温度。 话说回来,把时间线往前推一点,看看安禄山起兵时那场“正义”的表演。天宝十四载那个寒冷的十一月,范阳城南,旌旗蔽日,刀枪如林。他手里攥着的那份所谓“密诏”,墨迹怕是还未干透吧?“奉旨讨逆杨国忠”?这借口找得,简直是把天下人的智商按在地上摩擦。杨国忠固然是蠹虫,是点燃叛乱的引信之一,但谁不知道安禄山肚子里揣着什么心思? 他那“清君侧”的大旗,不过是块欲盖弥彰的遮羞布,底下藏着的,是早已按捺不住的对那张龙椅的垂涎。三镇精兵,加上裹挟的奚、契丹铁骑,二十万大军(甭管有没有水分)如决堤的洪流向南涌去。这气势汹汹的背后,是十数年处心积虑的经营,是朝廷对边将尾大不掉的纵容,是玄宗晚年沉醉在《霓裳羽衣曲》中时,对脚下火山喷涌的轰响充耳不闻。 而安禄山在长安的疯狂屠戮,更是将政治斗争彻底拖入了以牙还牙、以血洗血的野蛮深渊。唐朝宗室的鲜血,不仅没能平息他的怒火,反而彻底暴露了他统治逻辑的残暴本质——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哪怕是天潢贵胄,挡路者一样碾为齑粉。这哪里是争天下?分明是两头红了眼的巨兽在互相撕咬,而最无辜、最脆弱的那群人,成了最先被碾碎的牺牲品。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