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何女士在收购知了壳时,遇到了一对拖麻袋、颤颤巍巍的老夫妻。心下一软,她主动提出每斤加价5元收购,远高于市场行情。然而,善意暖人心,算计却冰凉。当她回家仔细整理时,掰开脆壳才惊觉——超过半数的空壳里,竟被密密塞入了小石子! 有的还不止一粒,稍一抖动,壳内便传出令人心寒的哗啦声。
这绝非简单的克扣斤两。骗子可谓“煞费苦心”:精准利用知了壳天然的中空结构,将石子填充其中,手法极其隐蔽,不亲手掰碎外壳根本无法识破陷阱。更让人愤怒的是,他们特意以白发苍苍的“弱者”形象出场,利用他人天然的同理心作为掩护,甚至刻意营造催促氛围,让何女士根本来不及验货细查,善良便成了漏洞。
更令人忧心的是,这类“药材诈骗术”在市场上早已衍生出多种“变体”:药材浸水增重、以次充好混入劣品、袋底填充杂物压秤……都是从业者心照不宣的“把戏”。何女士愤而报警,却陷入无奈境地——面对“高龄”对象及异地不便处理等现实问题,最终只能选择撤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