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移风易俗树新风文明乡风润八仙

阳光讯(记者张波通讯员唐露露)对八仙人来说,孩子结婚、老人去世是大事,生活条件好了,大家“随份子”越来越高、结婚摆桌越来越多。“婚事新办,丧事简办”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如何让文明新风落地生根,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课题。

制度先行,村规民约立规矩。为了摒弃陈规陋习,平利县八仙镇首先围绕“村规民约”做起了文章,指导各村(社区)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纳入条款,明确酒席规模、彩礼上限等标准。党员干部和红白理事会成员率先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带头践行红白事新标准,引导群众树新风。

宣传浸润,春风化雨育新风。通过张贴移风易俗倡议书、发放宣传资料、开展宣讲、村广播、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向村民宣传移风易俗相关政策和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帮助群众了解高额彩礼、大操大办带给家庭和社会的危害,倡导群众反对陈规陋习,崇尚节俭,大力倡导文明节俭之风,引导村民自觉抵制陈规陋俗和封建迷信;开展孝义文化讲座、老年健康知识宣传、理论宣讲等活动,引导群众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浓厚的孝义文化氛围。

典型引领,示范带动树标杆。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开展好媳妇、好婆婆、身边好人、清洁文明示范户等评选表彰活动,以榜样力量引领正气之风、美德之风,不断涵养淳朴民风。

通过院落会、道德讲堂、敲门入户等形式,同村民深入谈心,听取意见诉求,出台人居环境卫生整治方案,积极引导村民做好个人、家庭、公共卫生,充分发挥群众在整治工作中的主人翁和主力军作用,引导广大群众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明确划分各户“门前三包”责任区,并设立“环境监督岗”,鼓励村民互相监督、共同维护。

服务惠民,文明实践增实效。利用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在狮坪文化广场、龙门游客中心等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体活动,宣传移风易俗,倡树健康生活方式。针对偏远村和特殊群体,摸底人才队伍,制定了《八仙镇文共体节目配送清单》,由群众“点单”,文化能人“带队”,开展“送戏下乡”,推出“百善孝为先”特别节目,让孝义观念在寓教于乐中深入人心。同时,联合乡建公司、本土企业,号召放暑假的大学生开展敬老爱老、关爱留守儿童、暑期课堂等志愿服务活动。

如今,群众负担明显减轻,乡风文明持续向好,发展动能不断增强,但移风易俗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不是一蹴而就之事,良好风尚需要群众参与,文明社会需要共同创造,八仙镇将持续推进移风易俗相关工作,确保移风易俗力度不减、劲头不松,让文明乡风吹进群众心里,推动乡村焕发文明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