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曾担任邓小平警卫员的马林准备结婚,可未来的岳母却提出要马林拿出百万聘金,事情的发展开始脱离他的预料。 在1990年代的上海,经济改革浪潮席卷全国,城市街头车水马龙,洋溢着开放的气息。马林,一位曾担任重要职务警卫员的年轻人,1991年转业来到上海,投身商海。那时,上海正成为中外交流的窗口,台湾与大陆的民间往来日益频繁。1992年,一场车祸让马林与台湾女孩赖敏英相识。赖敏英驾驶一辆黑色轿车,撞上路边护栏,车身划痕明显,她站在路旁,手足无措。马林上前,耐心指导她处理事故,两人由此结缘。 1996年,马林与赖敏英决定结婚,双方家庭在上海一家饭店聚会,桌上摆满红烧鱼和清蒸蟹,气氛热烈。赖敏英的母亲身着旗袍,端坐桌前,提出台湾习俗中男方需准备百万人民币聘金。马林闻言,筷子停在半空,父母对视一眼,桌上气氛凝固。那时百万巨款对普通家庭是天文数字,马林的生意刚起步,积蓄有限。他起身离席,站在饭店走廊,盯着窗外川流不息的车辆,眉头紧锁。 几天后,他挨家挨户拜访亲友,父母翻出家中老物件准备变卖,马林自己则缩减开支,从生意中挤出每一分钱。赖敏英陪他奔波,帮他整理借据,递上热茶。最终,马林一家凑齐九万元,装进厚厚的红包,郑重交给女方父母。订婚宴上,马林的父亲捧出一套金光闪闪的首饰,双手稳稳递给赖敏英,女方母亲点头,宴会恢复欢声笑语。婚礼如期举行,马林与赖敏英交换戒指,宾客掌声雷动。 这场婚礼不仅是两人情感的结晶,也反映了时代变迁中家庭观念的碰撞。赖敏英的父母将九万元全数返还,视为对女儿的祝福。马林继续经商,夫妻二人相互扶持,生活安稳,堪称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