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巴基斯坦购买中国歼35谈判引起了土耳其媒体的关注,说什么谈判因保密条款谈不拢陷入僵局。 中巴武器交易没土耳其什么事,怎么土耳其媒体如此关注?武器装备出售方提出保密条款是通行做法,美国就是这么做的,巴基斯坦为什么不同意呢? 土耳其近几年对高端武器装备的需求非常急切,尤其是对隐身战机技术的渴望越来越明显。自家想搞新型战机,但研发进展并不顺利,外部又一时买不到合适的先进产品。 所以他们特别希望能借着巴基斯坦的渠道,看看能不能分一杯羹。尤其是在国际上很多高端装备都被技术封锁的情况下,一旦发现有突破口,土耳其肯定不会无动于衷。 正因为如此,每当我国和某个国家谈军事合作,土耳其这边就会格外敏感,特别是遇到像歼35这样的先进装备,更是眼馋得不得了。 再来看保密条款到底有多重要?其实在国际军贸领域,卖方设定保密条款早就成了行规。 不管哪国的高端装备,核心技术都是绝对不能外泄的。这不仅是为了保护研发成果,也是保障国家安全的基本要求。 我国在这方面一直很有原则,尤其是对关键技术的把控非常严格。每次卖装备,都会把技术转让和第三方使用写得明明白白,绝不允许随便扩散。 其实,美国、俄罗斯这些国家做得比我们还绝,哪有哪个军火大国愿意让自家核心技术被别人随便拿走? 所以,这次我国提出保密条款,完全是正常操作。谁要是买了高端装备还想随意转手或者拆解研究,那肯定是不被允许的。 有意思的是,这次巴基斯坦对保密条款表现出一些顾虑。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他们既想用上先进装备,又希望在技术层面能多学点东西,最好还能自己维护、升级。 可问题是,隐身战机本身涉及的技术门槛太高,卖家当然要看得紧一些。买家想多要自主权,卖家要保证安全,这种博弈其实很正常。 只不过外界有些舆论喜欢把这种分歧夸大,说什么谈判陷入僵局,实际上双方还都在继续沟通,根本没到不可调和的地步。 按我国一贯的军事合作政策,所有高端装备的输出都严格遵守国际规范。该保密的地方一丝不苟,该防范的风险一步不让。 我国和巴基斯坦的合作一直很顺畅,双方互信基础牢固。不管外界怎么揣测,实际操作都是按规矩来。哪怕有第三方盯着看,合同细节也绝不会因外界压力而改变。 国际军贸就是这样,出口国要守住技术底线,买方要争取更多自主权,双方你来我往是常态。 我国和巴基斯坦的合作基础很深厚,彼此都有默契。外界看热闹,但真正懂门道的都知道,保密条款这种事属于正常合同环节,根本没必要过度解读。 最后一句话,军贸不是儿戏,保密条款不是摆设。我国对外合作一直讲原则、有分寸。 无论外界怎么关注、怎么解读,只要坚守规则,合作就能走得更远。至于土耳其的各种“小心思”,大家心里都清楚,但规矩就是规矩,谁也别想钻空子。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