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自作孽不可活!”北京海淀,楼上的住户老是往下水道扔东西,住在一楼的女子厕所被堵

“自作孽不可活!”北京海淀,楼上的住户老是往下水道扔东西,住在一楼的女子厕所被堵了,她天天求他们不要扔垃圾了,然而楼上住户不仅不改正错误还出言嘲讽女子,女子只好花了2万修了下水道,没想到,2022年,小区要安装电梯时,女子一个举动让所有人肠子悔青! “你们随便把垃圾丢进下水道,这已经严重影响到我们家的正常生活了……”梁女士尽量压下自己的心中的怒火,试图用最温和的语气去表达她的诉求。 “反正不关我们的事……就你家的事多……”楼上的声音充满了轻蔑和不屑,仿佛梁女士的苦恼不过是无关紧要的小事。 几年前,周阿姨一家倾尽积蓄,在老小区买下一套一楼的二手房。初衷很简单,家里有老人,一楼进出方便,图个安稳。 这份安稳不到一个月就被彻底打破了。新家的厕所开始频繁堵塞,臭气熏天,生活几乎陷入瘫痪。起初周阿姨只当是小毛病,可堵塞没完没了,隔三差五就得折腾。 请来师傅一查,症结竟不在自家,而在整栋楼的公共管道。师傅一语道破:“老小区的下水管都是贯通的,你家在一楼,楼上扔什么,最后都堵在你这儿。”原来,卫生巾、菜叶甚至猫砂,这些本不该进下水道的东西,都成了周阿姨家的“祸根”。 得知真相后,周阿姨提着礼物,挨家挨户上门拜访,好声好气地希望楼上邻居能多加注意。她以为,邻里之间说开就好。可她没想到,善意换来的是一盆盆冷水。 有人矢口否认:“我们可没乱扔过东西!”有人理直气壮:“我家怎么样是我自己的事,谁让你住一楼?”更有人直接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住一楼就得认,谁让你买这个位置。” 这些冷漠无理的回应,让周阿姨彻底心寒。更让她愤怒的是,自从她上门反映后,家里的厕所堵得反而更厉害了,好像是有人在故意报复。无奈之下,周阿姨一家只能自认倒霉,咬牙花了整整两万块,改造了自家的下水管道,才算彻底告别了这场噩梦。 钱花出去了,堵塞解决了,可心里的那根刺,却深深地扎下了。那口恶气虽然咽了下去,但从未消散。从那以后,她与楼上的邻居形同陌路,连个招呼也懒得打。 时间一晃到了2022年,小区要给旧楼加装电梯。高层住户们欢欣鼓舞,盘算着上下楼的便利。可按照规定,加装电梯需要全体业主同意。当意见征求到周阿姨家时,她的回答干脆利落,没有半点犹豫:“我不同意。” 这个回答像一颗炸雷,在邻里间炸开了锅。周阿姨的理由也很直接:她住一楼,根本用不上电梯;加装电梯会影响她家的采光,带来噪音,电梯井还会占用她家门口的公共空间。 这下,楼上的邻居们坐不住了。他们轮番上门,开始大打“邻里情”牌,苦口婆心地劝说:“周阿姨,大度一点,别因为你一家影响大家嘛。”“我们都是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何必呢?” 周阿姨只是冷笑,压抑多年的火气终于爆发:“现在知道是邻居了?当初我家厕所天天堵的时候,你们怎么不说我们是邻居?” 有人还不死心,想找来调解节目施压,可周阿姨态度坚决如铁:“这电梯,我不同意装。你们方不方便,和我没关系。当初你们往我家下水道扔垃圾时,也没考虑过我方不方便。”这番话,堵住了所有试图用道德绑架的人的嘴。 这场“电梯风波”很快传开,有人说周阿姨太记仇,为点旧怨耽误大家。但更多的人认为,楼上住户是自作自受。 当他们站在楼上,手握便利时,可以心安理得地将麻烦和垃圾丢给楼下,霸占着隐形的权力,无视规则,不顾及他人的痛苦。可一旦风水轮流转,当他们有求于人,需要集体协作时,便立刻换上另一副面孔,大谈“团结”、“大度”与“共情”。 这种精致的利己主义和双重标准,才是最令人心寒的东西。它堵塞的不是下水道,而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同理心。 古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当初随意丢弃的杂物,漠视一楼痛苦的言语,以及变本加厉的恶意,这些“因”,最终结出了电梯无法加装的“果”。 它提醒我们,没有同理心的邻里,不配得到尊重;缺乏边界感的请求,也不值得被成全。不必去责怪人心为何冷漠,因为最初的温情,早已被他们自己一点一滴消耗殆尽。 真正的邻里关系,绝不是有求于人时才搬出的说辞,而是根植于日常的相互尊重和设身处地。当每个人都懂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时,一个社区才能真正和谐,而不是陷入这种“冤冤相报”式的阶级复仇。 都说远亲不如近邻,一个良好的邻里关系也许会在未来给你巨大的帮助,所以我们应该重视自身的行为保持良好的邻里关系,同时也要注重保护社区公共设施,让自己居住在一个美好和谐的环境之下。 信源:法治调解频道 2022-9-7 一楼居民控诉楼上居民故意扔东西,导致下水道堵,还说风凉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