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1937年,周子昆大婚,好友许世友调侃:“也就你敢娶何子友,我们四方面军谁敢呀!” (参考资料:2020-08-28 文汇客户端——她敢与许世友比武,是身怀武当“神化五毒雷电殛手”等绝技的女红军……) 何子友是四川人,1933年加入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团,她的传奇就此开篇,她那身功夫可不是花架子,而是在一次次搏杀中打出来的威名。 一次部队行至山隘,被当地一个外号“黑七”的土匪头子拦路,“黑七”练过几年拳脚,自知硬拼不过红军,便想了个点子:比武,赢了就放行,输了就得留下买路钱。 这算盘打得挺精,谁知何子友二话不说,单枪匹马就站了出来,几个回合下来,“黑七”就被她一套利落的招式打下马来,这下他才明白,红军里藏着真正的高手,吓得当场认怂,再不敢造次。 她的勇猛远不止于此,有一次在甘南掩护伤员转移,她和几名女侦察兵被马家军的骑兵包围,对方见这边只有几个女兵,便嚣张地挥着马刀冲上来,嘴里还不干不净。 危急关头,何子友异常沉着,一个领头的敌兵看准了她,伸手就来抓,何子友侧身一躲,反手一掌猛击在对方的马头上。 战马嘶鸣一声轰然倒地,那敌兵摔得七荤八素,刀都飞了,瞬间就被何子友反剪双手擒住,剩下的马家军一看头儿都栽了,吓得掉头就跑。 何子友不光能打,还善教,她后来担任妇女独立团的武术总教官,手把手带出了一大批近身格斗勇猛的女兵,就连大名鼎鼎的许世友,这位从少林寺出来的悍将,也对何子友的功夫佩服不已,总想着找机会切磋一下。 许世友的武功在军中是公认的强,他自己也常说“我第二,没人敢称第一”,何子友为人豪爽,听闻许世友想切磋,便笑着应下,两人还真就比试了一场,据说最后是许世友主动停了手。 事后有人说何子友赢了,她自己却谦虚地说是许世友承让,从此,许世友对这位女中豪杰更是另眼相看,经常拉着她喝酒,有时连个下酒菜都没有,就着馒头也能喝个痛快。 在部队里,人人都知道许世友喝酒从不认输,却唯独在一个女人面前甘拜下风,那人就是何子友。 说来也怪,就是这样一位英姿飒爽、相貌端庄的“铁拳”女将,到了二十几岁的年纪,妇女团里姐妹们的爱情故事一桩接一桩,却没一个男人敢对她表白,红四方面军的将领们,似乎真被她的“铁拳”给吓住了。 可偏偏就有个不怕的,他就是来自红一方面军的周子昆,周子昆是广西桂林人,资历极深,早年是孙中山大元帅府铁甲车队的班长,后来跟着叶挺独立团参加北伐,又上了井冈山,是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的高级指挥员。 他久经战阵,多次负伤,长征时还拖着患有肺结核的病体,硬是带着部队三过草地,朱德总司令曾评价他:“原则性强,刚柔并济,有勇有谋,是个难得的将才。” 1935年,红一、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时任红军总司令部作战局局长的周子昆,随左路军行动,也就在此期间,他见到了闻名已久的何子友,经战友何长工介绍,两位英雄一见如故,最终走到了一起。 1937年秋天,24岁的何子友与36岁的周子昆在延安的窑洞里完婚,婚礼场面不大,分量却极重,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二十多位中央领导都亲自到场祝贺。 毛主席还以个人名义送了一支钢笔给新人,因两人名字里都有个“子”字,战友们都笑称他俩是“绝配的双子星座”。 许世友见到周子昆,半开玩笑半认真地拍着他肩膀:“还是你们一方面军的胆子大,我们四方面军的,谁敢娶何铁拳?” 婚后,周子昆耐心教何子友读书写字,何子友则教丈夫练武强身,两人在延安度过了一段短暂的幸福时光。 然而,幸福总是短暂,抗战爆发后,周子昆被任命为新四军副参谋长,奔赴前线,谁知1941年皖南事变爆发,突围后的周子昆与项英等人在安徽泾县的山洞中隐蔽时,竟被叛徒刘厚总杀害,年仅40岁。 从相识到牺牲,他们在一起的日子不过六年,此后,何子友终身未嫁,她常说:“子昆是不会忘记我的,子昆的孩子都姓周,这是不能改变的。” 何子友为周子昆生下了一儿一女,战争年代缺医少药的惨痛经历让她刻骨铭心,因此当女儿有机会考取地方艺术院校时,她坚决反对,执意让女儿去考部队的医校,希望后代能为部队治病救人。 两个孩子后来都参了军,她也从未利用自己的身份为他们谋求升迁,到退休时,女儿是师职待遇的军医,儿子也只是团级干部。 何子友的一生,是革命女性坚韧、勇敢、忠诚的写照,她的拳头,既能保家卫国,也能建设工厂;她的柔情,只为一人留存,至死不渝,她用自己的一生,给出了一个战士、一个妻子、一个母亲最完整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