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毛主席曾十几次面对死神的威胁:中共一大会场被抄、回乡遭敌通缉、韶山遇险、日军空袭

毛主席曾十几次面对死神的威胁:中共一大会场被抄、回乡遭敌通缉、韶山遇险、日军空袭延安、偷袭城南庄、敌特密谋炸专列等等,但毛主席非但“没有被敌人打死”,甚至没受到过较重的伤。 在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里,毛主席经历了无数次生死考验。从中共一大会场被法租界巡捕房搜查,到秋收起义时被民团抓获,从延安遭受日军轰炸,到城南庄险些被炸死,再到出访苏联时敌特密谋炸毁专列,每一次都是千钧一发。这位改变中国历史的伟人,究竟是如何在枪林弹雨中安然度过的?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时,毛泽东作为湖南代表参与了这次历史性会议。会议期间,法租界巡捕房要捉人,代表们不得不从上海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船上继续开会。这是毛主席革命生涯中第一次与危险擦肩而过,也预示着前路的艰险。 1927年9月,为组织秋收起义,毛主席从安源前往铜鼓,途经浏阳张家坊时被当地民团的清乡队抓住。在押送到团防局的路上,他机智逃脱,在水塘边的密草丛里躲到黄昏才脱险。这是毛主席一生中唯一一次被捕,差点改写中国历史。 抗日战争期间,延安成为中国革命的圣地,也成为敌人的眼中钉。1938年11月20日,日军对延安进行了第一次轰炸,重点攻击中共领导人居住的凤凰山。毛主席借住的李建堂家石窑遭到轰炸,陈云窑洞旁也落下一枚300公斤的未爆炸弹。在轰炸声中,毛主席说:“这个,没有完,今天的轰炸是个开头,还会来的”。毛主席的住所随后从凤凰山麓迁至城外的杨家岭。 1948年,解放战争进入关键阶段。5月18日上午,毛主席在河北阜平县城南庄遭遇生死考验。聂荣臻听到敌机声音后立即意识到危险,疾步跑向毛主席房间。毛主席被叫醒后毫不在意地说:“不要紧!没什么了不起!无非是投下一点钢铁,正好打几把锄头开荒”。聂荣臻用眼色命令警卫人员,一起将毛主席用担架抬进防空洞。敌机投下4枚炸弹,一枚就落在毛主席住房前面,房内的暖水瓶被飞进的弹片炸碎。 1949年12月,毛主席乘火车出访苏联为斯大林庆祝70大寿。美蒋特务密谋在旅途中暗杀毛主席,计划在满洲里、哈尔滨和长春先后举行三次行动。特务头目马耐得意洋洋地说:“是香港送来的黄色烈性炸药,明天我就派人去哈尔滨市郊铁路上埋炸药;到时炸药一响,毛泽东的专列就被炸得一塌糊涂!”。毛主席出访消息公布后不到两个小时,国民党电台就向台湾拍发了密报,但这份密报被公安部门及时截获破译。接到毛主席亲笔命令后,公安部门全力以赴,将所有特务一网打尽。 除了这些重大事件,毛主席在长征途中、在各个革命根据地,都曾多次遭遇生命危险。有资料记载,1935年6月,毛主席随中央红军途经四川荥经县三合乡茶合岗时,敌机扫射投弹,卫士胡昌保为保护他而英勇牺牲,鲜血溅到毛主席身上。 回顾这些惊心动魄的时刻,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毛主席能够在如此多的生死关头化险为夷?这既有历史的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偶然的是,在那些关键时刻,总有忠诚的同志挺身而出,总有机警的判断帮助脱险。必然的是,毛主席代表了历史前进的方向,代表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保护。 正如毛主席自己所说的那样:“我只是比那些死背教条的人多懂得三条道理:人要吃饭,走路要用脚,子弹能打死人。”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这种对生死的豁达,体现了一代伟人的风范。 历史不能假设,但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没有这些次次化险为夷,中国的命运会如何不同?毛主席的传奇经历告诉我们,历史的进程虽然充满偶然,但正义的事业终将获胜。您觉得这些历史时刻中,哪一次最惊险?欢迎留言分享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