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太阳]1952年,朝鲜战场,1侦察兵趁天黑,摸到美军阵地前,突然,他脚底碰到什

[太阳]1952年,朝鲜战场,1侦察兵趁天黑,摸到美军阵地前,突然,他脚底碰到什么,一动不敢动,轻轻蹲下,扒开泥士,看到根铁丝,是地雷!他心一横,张嘴就咬,只听咔嚓一声,牙齿掉了半块。 (参考资料:2022-12-25 中国军网——"起雷英雄"姚显儒:创造出排雷方法,带动志愿军破除敌人地雷阵) 1951年的朝鲜战场,谈判桌上的唇枪舌剑与前线的炮火声,构成了一种奇特的僵持,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虽被志愿军连续五次战役打上了谈判桌,却没什么诚意,一心想在战场上拖延和占便宜。 中朝联军的对策也简单直接:以打促谈,用枪炮把他们再“请”回桌边。 志愿军第63军第189师第566团就接到了这样的任务,在开城以东构筑防线,还要主动把阵地向前拱,可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一片死亡雷区。 美军在阵地前沿布下的地雷五花八门,方的圆的,会炸的会照明的,像无数看不见的毒牙,死死咬住了志愿军的推进路线。 侦察兵派了一批又一批,换来的却是不断传回的伤亡噩耗,一时间,怎么对付这些现代化的铁疙瘩,成了整个部队最头疼的难题。 谁也想不到,破解这个现代化死局的,竟会是一个大字不识的普通士兵。 他叫姚显儒,甘肃灵台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的孩子,8岁就给地主放羊,念书是想都不敢想的奢望,长大后,他又被军阀马鸿逵抓了壮丁,直到1949年解放军横扫大西北,他才真正穿上了人民军队的军装。 1951年,姚显儒随部队入朝,担任第566团3连8班班长,在残酷的第五次战役里,他已经是个有名的“尖刀”班长,带队拔过哨卡,端过敌军炮群,是个天生敢打敢拼的料。 1952年2月,面对一筹莫展的雷区,姚显儒接到了一个九死一生的任务:带4名战士摸进敌军前沿,侦察敌情。 临走前,连长反复叮嘱,千万小心地雷,为了不被发现,姚显儒和战友们把棉衣反穿,露出白色的里子,头上再裹上白毛巾,把自己伪装成雪地里的一块石头。 他们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摸,每一步都像踩在刀尖上,突然,姚显儒右脚被什么东西轻轻一绊,他心里咯噔一下,立刻收回脚。 拨开积雪,一根细铁丝赫然出现在眼前,连接着一个绿色的铁盒子,他压低声音对战友说:“是地雷,快退后!” 姚显儒蹲下来仔细看,铁盒上有个两寸长的凸起圆柱,连着三根细铁丝,分别拴在不同方向的小树上,这显然是个绊发雷,他脑子飞速旋转,很快,一个谁也想不到的念头冒了出来。 他低声告诉战友:“你们后退掩护,我来摆弄摆弄这怪物,要是我牺牲了,你们就记住这个教训,接着研究。” 说完,他俯下身,张开嘴,用牙齿死死咬住其中一根引信铁丝,猛地一拽,铁丝应声而断,他自己的一颗牙也崩掉半截,顾不上满嘴的血腥味,他用手扒开冻土,硬是把那颗地雷完整地刨了出来。 他把地雷抱到一处废弃的交通壕里,先试着向右拧那个凸起的小圆柱,纹丝不动,他抹了把冷汗,深吸一口气,左手托稳雷体,右手再次发力。 “咔嗒”一声轻响,圆柱松动了,他小心翼翼地把圆柱整个拧下,取出了里面的黄铜雷管,这颗致命的“怪物”,就这么被他赤手空拳地制服了。 第一次成功,让姚显儒胆气更壮,他冲战友喊道:“掩护我,趁热打铁,我再去抱几个回来”,没多久,他又抱回了10个平台雷和3个照明雷。 更关键的是,姚显儒不但自己会拆,还迅速把摸索出的方法教给了战友,就这样,美军万里迢迢运来的高科技“法宝”,在志愿军战士面前彻底失去了神秘感。 姚显儒的排雷技术也越来越精,从单个地雷到复杂的“地雷阵”、“连环雷”,他都能轻松化解。 短短几个月,他一个人就起获了227个地雷,破坏了300多个,最有讽刺意味的是,他反手就把其中400多个“改装”过的地雷,又埋到了美军的必经之路上。 敌人送来的武器,转眼就成了志愿军手里的“土特产”,炸死了20多个美军,让他们也尝到了自家武器的滋味,姚显儒的创举,为部队扫清了前进的道路,让停滞的战线重新向前推进。 一个没有受过任何专业训练的战士,靠着农民式的质朴智慧和军人的血性胆魄,破解了五角大楼军事专家设计的难题。 他的事迹迅速传开,第19兵团为他记一等功,志愿军总部授予他“二级起雷英雄”称号,朝鲜也授予他“二级战士”荣誉勋章。 姚显儒的传奇回答了一个问题:在战场上,决定胜负的,最终不是铁丝连接的雷管,而是战士胸膛里那颗跳动的心,这种源自土地的智慧和不畏死的勇气,是任何精密武器都无法计算和战胜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