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柬埔寨其实对中国人非常不友好,去柬埔寨旅游,中国游客过海关要被收小费,日本人从来

柬埔寨其实对中国人非常不友好,去柬埔寨旅游,中国游客过海关要被收小费,日本人从来不会被问要小费。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说起柬埔寨,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往往是吴哥窟那宏伟的石头寺庙,和那些古老神秘的文化遗迹。作为一个东南亚热门旅游地,柬埔寨吸引了不少中国游客前往探访。 不过,很多人回来后会吐槽一句:去柬埔寨旅游,尤其是中国游客,真不算太舒服。最常听到的一个问题就是——过海关被“主动要求”给小费,而且这种情况几乎只针对中国游客。 柬埔寨过海关的时候,有穿制服的工作人员会直接用中文说“小费”,这话听上去有点让人无语。官方宣传和海关柜台旁都挂着“不收小费”的牌子,但实际上,给不给小费直接影响你能不能顺利通关。 给了,十几秒就过去;不给,就可能被重复盘查、查包、重新排队,甚至被叫去录指纹,弄得人烦心又没辙。 更让人气愤的是,这样的“潜规则”几乎只针对中国游客。日本和韩国游客很少遇到类似情况,工作人员对他们很客气,根本没“要钱”的事。 有人说,柬埔寨海关人员看中国游客“好说话”,怕麻烦,愿意给钱就能快点走,干脆把中国游客当成了“软柿子”,专门来捏。 其实这背后有个恶性循环:很多中国游客觉得几十块钱没啥大不了,给了省事,也能少些麻烦。结果久而久之,柬埔寨海关工作人员摸清了这规律,觉得只要是中国游客,不给点钱就故意刁难,这样能多捞些钱。 部分旅行社甚至会提醒游客提前准备“过关小费”,这就等于间接助长了这种腐败。 可见,柬埔寨海关的这个问题,既有个人的贪腐,也有制度执行不到位的原因。政府虽然表面上反腐、强调不收小费,但实际执法不严,工作人员工资低,靠收小费补贴收入的现象仍然存在。 除了海关的“潜规则”,中国游客在柬埔寨旅游过程中,还会碰到其他让人不舒服的现象。比如买纪念品,特别是在吴哥窟附近的市场,明明同样一个木雕或者围巾,卖给中国游客的价格往往比卖给当地人或者其他外国游客贵很多。 一些小商贩对中国游客开价时特别“眼尖”,看你是中国人,就随便喊个天价,觉得你不懂行情,能多赚一笔就赚一笔。坐突突车也常常遇到被绕路、加价的情况,司机甚至装作听不懂中文,跟你讲价都没法沟通,遇上这种情况,游客很容易被坑。 更让人难受的是,有些当地导游和司机会私下抱怨中国游客,觉得中国游客花钱多,但被“老板”或者商家欺负得惨。街头甚至能听到针对中国游客的负面评价和抱怨,说明部分柬埔寨人对中国游客有成见,甚至带着些歧视。 这种情绪很大程度上源自对中国游客的误解和偏见,加上中国游客的大量涌入,也让部分人产生了排斥心理。 说完海关和价格歧视,还得说说安全问题。柬埔寨的治安状况并不太理想,尤其是在首都金边和西哈努克港这类大城市,飞车抢劫事件频频发生,抢手机、抢钱包的新闻几乎天天有。 很多中国游客携带大量现金,又不习惯反抗,成为抢劫犯的“首选目标”。警方的破案率很低,很多案件都不了了之,游客往往只能认倒霉。这种环境让人旅游心里没底,安全感大打折扣。 从这一点来看,柬埔寨虽然努力吸引中国游客,但治安管理的欠缺让游客体验大受影响。 面对这些问题,柬埔寨政府也不是完全不管。近年来,柬埔寨移民局和旅游部门通过官方社交账号、公告等方式,多次提醒游客,过海关不要给小费,明令禁止导游怂恿游客行贿。海关柜台旁边也挂着“此处无须付费”的牌子,想通过这些措施来改善游客体验。 但问题是,实际执法不够到位,腐败现象根治不易。游客还是要学会自我保护。 遇到海关要小费,可以坚定拒绝,告诉工作人员“这不是规矩,我不能给”。如果对方硬要刁难,最好记下工作人员的工作编号、柜台位置,用手机悄悄拍照留证。遇到问题,还可以及时联系中国大使馆求助,他们有专门的投诉热线,会协助维权。 而且,游客出行前应多了解当地行情,议价要明确,尽量避免坐没明码标价的突突车或租车,尽量跟信誉好的导游和商家合作。旅行中注意保管好个人财物,避免携带过多现金,防止被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