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今日关于H20事件的深度思考 最后是今天关于H20这件事情的一点思考,我主要会

今日关于H20事件的深度思考 最后是今天关于H20这件事情的一点思考,我主要会讲两点事实和两点观点。 事实一: 上周我们去产业里收集一些CST订单的上报情况时,能看到第一批次的HR0上报总量大概不到40万片,其中字节不到10万片,阿里大概十三四万片,腾讯七八万颗,百度也有5万颗左右,剩下的是中小企业,有3万多卡。原本这一批次的订单收集完,应该要汇报给英伟达,让英伟达准备发货。 但从上周开始,不管是CSP还是产业里的组装厂,都一直在被约谈,意思是所有采购这批H20的厂商,必须说明采购H20的必要性——为什么要采H20?有什么是H20能满足但国产算力卡满足不了的?各个环节的人其实都很聪明,都明白中国政府的意思,所以中小企业从上周开始陆陆续续撤回了这批需求,CSM也跟合作的ODM说,这批需求先暂停,这件事我们上周就知道了。不过三天前路透社发了篇文章,说台积电那边有30万卡的供应。 我先把事实二讲完,之后再说说台积电的事。 我在产业链里了解后,还问了大家对国产卡的需求。之前大家主要关注海光、寒武纪,但今年能明显感觉到,CSP对华为的态度在逐渐好转。先不说910 B,910 C这边,字节今年有10万卡的910 C订单,阿里大概有七八万卡的920 C订单,这两个量比较大。其他像百度等,会有一两万卡的910 C小订单。 关于台湾的30万卡,我现在没有确切证据。我问了台湾台积电的朋友,他的层级还看不到这么高的订单,但他说按台积电和英伟达的合作模式,只保证季度供应,不保证月度供应。 而且英伟达的H20前道生产需要2.5个月,后道还需要一个月,加起来生产周期超过3个月。这么算下来,这批XR0就算能生产供货,也要到明年了。虽然B系列上半年的部分订单延迟可能会腾出一些产能,但目前来看成本还是太高。 再说回来,这批货就算能供,也要到明年,而且结合我比较确信的消息源,他们并没有给英伟达上报这一批次的需求,这批需求本身量也不多, 然后是今天这件事的思考:有功能漏洞,能远程监控质检、远程定位,这事其实不稀奇,从去年就一直在传,只是大家没太放在心上。首先,这是个隐藏功能,不主动触发很难发现。当然,要做的话也可以,硬件层面能做,上层固件或驱动层面也能做,但必须经过客户同意。 所以要么是因为中美谈判,要么是真的装了后门。但不管是哪件事,对H20本身都不是好消息。 这就是我整体的两点事实和两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