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初(1907—1941)豫东抗日根据地的重要军事领袖和革命烈士,其一生从自发抗争到自觉革命,最终为民族解放事业壮烈牺牲。[祈祷][祈祷][祈祷] 1907年生于河南西华县富裕农民家庭,少年父母双亡,性格刚毅侠义。因痛恨军阀土匪横行,16岁加入豫军,后因目睹军队腐败,于1926年率一排人枪返乡组建“寨公局”自卫武装,抗击土匪。 1927年以砖瓦、枪弹击退500余匪徒进攻,额部负伤仍死守寨墙,被民众赞为“真英雄”,赠匾“除暴安良”。 1933年,中共北方局特派员沈东平到西华发展抗日力量,胡晓初倾心相交,将武装交党指挥,自号“普照”(寓意马列主义普照大地)。 1935年经沈东平介绍入党,完成从“江湖好汉”到共产主义战士的转变,誓言:“征东不征西,以生命保卫民众!”。 同年重建被国民党焚毁的学校,更名为“普理学校”(普及真理),任董事长。变卖120亩土地资助办学,为抗日培养骨干。 1936-1939年,以普理学校为基地举办40余期训练班,培训4400余名学员,彭雪枫誉其为“豫东抗日干部的摇篮”“豫东小延安”。 1938年与楚博、侯香山组建6000人枪的“西华人民抗日自卫军”,任副司令。全县四区区长均为党员,形成“红区”政权。 1939年国民党派刘庄甫任司令,企图吞并部队。胡晓初公开质问:“讲抗日政策有何罪?”并识破调往舞阳“整训”的阴谋。 假意西进,途中于冷饭店逼刘庄甫答应东进条件,率部急行军500里抵达豫皖苏边区,改编为新四军第六支队二总队,任总队长。 1940年日军千余人分三路突袭新四军“五卅”纪念大会现场。胡晓初受彭雪枫急令,率二总队从侧背猛攻日军,激战终日,口吐鲜血仍冲锋在前。期间幼女胡雪晴被日机炸死的噩耗传来,他强忍悲痛高呼:“日军天天杀中国人,我们要报仇!”此役歼敌206人,毁坦克3辆,获彭雪枫嘉奖。 1941年皖南事变后,豫皖苏根据地遭围困。胡晓初主动请缨回西华重组力量,途中于安徽涡阳被国民党逮捕,押解至沈丘。 1941年5月,面对刽子手谈笑自若:“活做漂亮点,别丢手段!”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抗战到底”后慷慨就义,时年34岁。 1958年被追认为革命烈士,遗骨迁葬西华烈士陵园。其女胡雪林(百岁红军战士)晚年仍深切追忆父亲引路革命之情。 胡晓初以“毁家纾难”的赤忱(卖地筹款、散粮济贫)、灵活的斗争智慧(智退刘庄甫、东进会师)、及“捐躯赴国难”的血性(新兴集死战、刑场笑对枪口),诠释了共产党人“为民族解放而战”的信仰。其生命虽短,却如豫东大地上的火种,点燃了抗战的烽烟,至今仍为中原儿女传颂的英雄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