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7月31日讯(记者李昊见习记者李虹霄)7月31日,菏泽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菏泽市“全民参保‘菏’家幸福”项目推进情况新闻发布会。鲁网记者获悉,2025年5月,菏泽市人社局全面启动“全民参保·‘菏’家幸福”工程重点项目,运用“大数据+铁脚板”工作模式,鼓励更多群众参加保障水平更高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截至6月底,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626.9万人。
2025年5月,菏泽市人社局全面启动“全民参保·‘菏’家幸福”工程重点项目,运用“大数据+铁脚板”工作模式,鼓励更多群众参加保障水平更高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推进参保人数稳步增长,持续优化参保结构,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截至6月底,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626.9万人,基本实现“应保尽保”,社保体系为更多群众提供了安全可靠的基本生活保障。
构建全民参保数据库,联合税务、医保等部门开展数据比对,精准筛查未参保企业信息,建成企业扩面数据库,掌握有效数据1.1万条;加强与社区、高校等单位之间协同,建成动态更新的个人扩面数据库,掌握有效数据5.3万条。分类推送参保政策,根据群众需求精准推送社保政策,面向未参保企业法人及专管员发送参保提示短信;面向中断缴费人员发送缴费提醒;面向有缴费能力的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群众发送转入职工养老保险参保建议;面向未参保的新业态从业者、农民工发送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政策。今年上半年,菏泽市企业养老保险新增参保3.38万人,政策落实成效进一步强化。
创新推出“社保+”新模式。目前,全市服务网络涵盖110个固定网点、32支流动服务队,实现了社保业务就近办、错峰办、安全办。打造便民服务新场景。曹县创新开发“社保+”服务载体,设立“社保+银行”服务点59处、“社保+医院”服务点8处、“社保+社区”服务点30处,逐步打造覆盖全县的“社保+”便民服务生态圈。组建专业社保规划师队伍,为帮助群众更好地算清“养老保险账”,着力构建“咨询+规划”一体化服务体系,为各类群体提供参保缴费规划和养老金测算等个性化服务,帮助群众拟定社保缴费方案,让大家对于参保缴费“看得懂、算得清”。
深入开展“社保政策进万家”系列活动。线下宣传服务队伍进工地、进校园、进招聘会场、进园区、进社区、进新业态平台,开展政策宣讲和帮办代办服务。线上充分利用广播电视、“菏泽人社”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倾听群众需求,把政策讲透、把实惠讲清,广泛营造全民参保的良好社会氛围。今年上半年,累计走访企业800余家、家庭1200余户,发放宣传资料15万份,进一步推动社保服务从“柜台办理”向“场景服务”的转型升级。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意见》(国办发〔2020〕27号)规定,灵活就业人员包括自由职业者、个体经营、非全日制以及新就业形态等从业人员。外卖小哥、快递员等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都属于灵活就业人员,都可以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退休后可以与企业职工一样按月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另外,已参加居民养老保险的参保群众,如果有能力、有意愿提高养老待遇,也可以按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养老保险。参保后缴费由个人承担,可以在全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60%-300%之间,根据自身经济状况选择适当的缴费基数,缴费比例为20%,通过微信登录“山东税务社保费缴纳”小程序,自主选择按月、按季、按半年或全年缴费。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保,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满足最低缴费年限条件的,可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享受的待遇与企业职工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