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46年,冀察纵队政委刘道生发现,司令员郭天民缴获了一批物资后,却没有上交,而

1946年,冀察纵队政委刘道生发现,司令员郭天民缴获了一批物资后,却没有上交,而是瞒着聂荣臻,悄悄养了1万多名老兵! 1945年8月,郭天民和刘道生带着部队打下张家口,从日伪军手里弄到大批枪支弹药和金银东西,这些东西本来该上报处理。没多久,部队改编,郭天民的纵队和刘道生的纵队合起来成了冀察纵队,他当司令,刘道生当政委,整个纵队归晋察冀军区管。国共谈整军方案,里面有裁减兵力的条款。聂荣臻作为军区司令,积极响应中央号召,把军区九个纵队缩成四个,兵力从32万减到20万,裁掉12万。开会讨论时,郭天民和刘道生都觉得国民党没诚意,这样裁军等于自己削弱实力,但聂荣臻决定已定,两人只好服从。 郭天民心里不服气,他觉得不能就这么把部队力量丢掉。那些从张家口弄来的物资,他没上报,也没上交,就留在纵队里头。1946年,刘道生作为政委,发现郭天民用这些东西悄悄养着一万多名老兵。这些老兵本来该复员回家,但郭天民把他们留下来,分散安置,保持战斗力。刘道生知道后,也赞同这个做法,因为他和郭天民想法一样,都担心国民党随时打过来。两人商量好,一起瞒着聂荣臻,继续维持这些老兵的供给和训练。这事干得隐秘,没让上级察觉。 事实证明,这个决定在关键时候顶了大用。1946年9月,国民党傅作义部进攻张家口,郭天民和刘道生指挥纵队在东线阻击李文兵团五万人。仗打得激烈,持续11天,纵队歼敌一万多。要是没有那些老兵和物资,阵地肯定守不住那么久。可惜,西线防御有漏洞,傅作义从侧翼突袭,张北失守,张家口最终丢了。战后,军区在涞源开总结会,郭天民忍不住发火,说失守跟先前裁军有关系,伤了元气。刘道生没公开说,但立场跟郭天民一致。 朱德同志听说后,亲自来军区了解情况。郭天民反复表示不想留在晋察冀,朱德劝不住,只好同意调他去晋冀鲁豫野战军当副参谋长。刘道生也拒绝察哈尔军区政委职务,转去冀热辽军区,后来归东北野战军。两人就这样离开了晋察冀,郭天民南下,刘道生北上,继续在不同战场上干革命工作。这件事说明,党内同志在执行任务时,总得顾大局,但也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郭天民他们保留力量的做法,实际是为保卫解放区多添了份保障。张家口丢了是教训,但也让大家更清醒地看到国民党真面目,推动了全国解放战争进程。回想起来,那时候的部队领导,面对复杂形势,能坚持原则,又服从组织,这就是咱们党的优良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