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学习奇门遁甲,肯定都知道日月星三奇。
可是,有多少人知道三奇是怎么来的呢?奇门遁甲为什么叫奇门遁甲呢?
这个问题又有多少人能回答上来呢?
大家也都听说过,奇门遁甲一直是兵法上的传奇,它可以出奇制胜,用对方意料不到的方法取得胜利。
学过兵法的人都知道这里面有个奇正理论,这可是中国古代兵法的重要概念。
兵圣孙子说:“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奇正相生,不可胜穷”。
不过,最早提出“奇正”这一概念的,却不是孙子,而是道家的创始人老子。他提出:“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奇正理论其实就是古代阴阳学说的产物。
所谓奇正,用简单的话来讲,就是正常和异常。非常的、变动的就是“奇”;常规的、恒定的,就是“正”。
古代先贤总结宇宙天体运行变化规律,没有现在这么多科学概念,就是以人为中心,凭着最直接的感受来记录。
那时候没有地球自转的概念,只知道天以北极星为中心,地以中原为中心,循环往复,一昼夜旋转一周,非常恒定。
你看恒的造字本义,从心从亘,就是人们对天体回旋的认知和感受。
后来,人们发现在这个循环往复变化中,并不是所有天体都保持一致。
最初是发现月亮不仅会有圆缺变化而且每天往东移动一些。
之后又发现太阳和其它五星也有变化。
人们就把那些不一致的天体就命名为奇,于是就有了日、月、星三奇。
它们相对于那些恒定的天体,运动轨迹会产生顺逆变化,因此也就产生了具有吉凶属性的神煞——刑和德的运行规律,并通过干支符号组合浓缩在九宫格中,就是奇门遁甲的局。
奇宫指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四维宫,正宫指东方、南方、西方、北方四正宫。奇宫、正宫就是神煞刑、德之运行宫位。
正常情况下,刑在奇宫中运行,德在正宫中运行,二者可会合于正宫。刑、德处于不同的宫位,用兵的时机和结果会有很大不同,所以奇正宫位决定了用兵时间和方位。
兵法中的“三奇”指日奇、月奇、岁奇,对应奇门中的三奇:日奇、月奇和星奇。“奇”又可分为上奇、下奇,是由神煞“奇”按照二元对立结构分化而来。其所值干支有着固定次序,当刑、德从子日变动时,庚辰为上奇,戊戌为下奇;从午日变动时,戊戌为上奇,庚辰为下奇。
假如一个月的朔日为地支子,月奇则在五日、十七日、二十九日的地支正落在辰上,而且下月五日、十七日、二十九日地支落在戌上。
当然这是理想模型,实际情况不都是每个月30天,大进30天,小进是29天,因此,朔日的干支不同影响着月奇的分布不同,所以古人据太阴所处甲子,可以快速推出刑、德对应的干支进而推出方位和时间。
这些都是总结在纸上的理论,实际情况还要靠夜观天象,通过北斗星相对于太一(北极星)的位置来确定,所以三桓四象二十八宿可以成为预测的依据,而且各个星辰的明暗变化和位置变化客观上反映的也是受宇宙天体运行规律影响而产生的天气变化的周期规律,这本就是现代天文学的基础。
具体在兵力使用上来说,用于守备、相持、箝制的为正兵,用于机动、预备、突击的为奇兵;在作战方式上,正面进攻、明攻为正兵,迂回、侧击、暗袭的为奇兵;在战略态势上,两军对峙、正面交锋为正,迂回设伏、侧翼进攻为奇;在战争指导思想上,循规蹈矩、按常理用兵为正,打破常规、克敌制胜为奇。
李靖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对“奇正”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与阐述:第一,强调正兵的重要性,“正兵古人所重”,“若非正兵,安能致远?”(《问对》卷上)。二,指出奇正起源于方阵本身的队形变换,是在“五军阵”向“八阵”演变过程中产生的。第三,探讨奇正的变化和运用。李靖认为,奇正可以互变,“以奇为正,以正为奇,变化莫测”。他还提出,“善用兵者,无不正,无不奇,使敌莫测。故正亦胜,奇亦胜。”(《问对》卷上)第四,把奇正与虚实、示形、分合等结合起来。刑以子游于奇,以午与德合于正,故午而合,子而离。
中医预防流行病也是根据这个奇正理论来解决问题的,那就是后话了,这里就不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