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突然宣布了! 前总统尹锡悦,一个本就身处首尔拘留所的风云人物,又被法院签发了一张新的拘捕令, 从卢泰愚到李明博,从朴槿惠到文在寅,韩国总统似乎总逃不过“下台后被清算”的命运。 这次拘捕令的核心,直指尹锡悦去年12月宣布的“紧急戒严令”,当时他以“消除反国家势力”为由,出动军队封锁国会,试图阻止在野党通过针对夫人的调查法案,结果呢?戒严仅持续6小时就被国会解除,反而引发全国抗议,支持率直接跌到11%,成了韩国现代史上“最短命戒严”。 但更严重的在后头,韩国检方认定,尹锡悦的戒严行为涉嫌“内乱罪”,属于“动用国家暴力颠覆宪法秩序”,要知道,“内乱罪”在韩国刑法里最高可判死刑,一旦坐实,尹锡悦可能成为韩国首位因“内乱”被判刑的前总统。 此前法院曾驳回过一次拘捕令,理由是“证据不足”,但这次检方补充了关键证据:包括尹锡悦与幕僚的通话记录、戒严当天的军队调动指令,甚至还有他夫人金建希参与策划的证词,证据链一补全,法院直接“绿灯放行”,拘捕令就这么下来了。 面对新拘捕令,尹锡悦先是通过律师发表声明,称“戒严是合法行使总统职权,绝不服罪”,还指责检方“政治报复”,接着被传“绝食抗议”。 最绝的是,他的支持者举着“守护民主”的牌子在法院外抗议,结果被网友吐槽:“戒严的时候怎么不说民主?现在倒装起来了?” 尹锡悦的“盟友”们也在集体“划清界限”,执政党国民力量党紧急开会,强调“戒严是尹锡悦个人行为,与党无关”;连他曾经的“铁杆”幕僚都开始“倒戈”,供出更多细节,曾经的“政治明星”,如今成了“孤家寡人”。 说到底,尹锡悦这波操作,本质是韩国政坛“权力清算文化”的又一次爆发,从全斗焕到朴槿惠,韩国总统下台后被调查几乎成了“惯例”,背后是政治对手的“你死我活”、民意的“非黑即白”,以及司法系统的“选择性执法”,谁在台上时得罪人多,下台后就被清算得狠。 尹锡悦的“戒严”当然错了,但更该反思的是:为什么韩国总统总陷入“上台时风光无限,下台后身败名裂”的怪圈?是制度设计的问题,还是政治生态的痼疾? 对韩国来说,与其盯着尹锡悦“会不会坐牢”,不如想想怎么打破“青瓦台魔咒”,比如改革总统制、加强权力监督、推动政治和解,否则,下一个总统上台时再怎么宣誓“守护民主”,下台时照样可能被贴上“内乱犯”的标签——这戏码,观众早看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