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浙江大学和上海大学都沉默了,当年王兴兴因英语差被浙大拒之门外,转而去了上海大学读研,如今,他创办的宇树科技因四足机器人火了,连带他与两校的故事也被扒出。 山东有家养猪场最近上了新闻,二十头四足机器人在猪圈里转悠,喷消毒水时能避开刚出生的小猪崽,动作比人工还灵活。 这些机器人来自杭州宇树科技,老板叫王兴兴,一个让浙江大学和上海大学都没法不琢磨的名字。 1990 年,王兴兴出生在浙江余姚的老城区。 小时候他最爱的游戏是拆收音机,邻居家淘汰的旧家电,他能蹲在楼道里拆一下午,零件摆得比课本还整齐。 有次把闹钟里的弹簧拆出来,想做个 "永动机",结果弹飞的齿轮砸破了额头,缝针时还惦记着没拼完的零件。 上学后的成绩单成了最鲜明的对比。初中物理竞赛拿奖拿到手软,英语却总在及格线徘徊。 中考时英语离及格差 12 分,靠着物理满分的成绩,才勉强挤进县重点高中的扩招名额。 班主任在家长会说:"这孩子脑子像装了开关,理科这边亮,文科那边暗。" 2009 年高考放榜那天,王兴兴的英语成绩栏写着 28 分。数理化三科加起来 297 分的高分,让他踩着线进了浙江理工大学机电专业。 大学四年,他的学生证登记的借阅记录里,专业书占了 97%,其中《机械原理》被翻得书脊开裂,里面夹着三十多张自制的齿轮草图。 2011 年寒假,他在宿舍用旧电脑主板和玩具车马达,攒出个能跟着光跑的机器人。 导员看到时,这台满身胶带的 "怪物" 正沿着窗台追着阳光转圈,后来凭着这个作品,他拿到了学校的科创奖学金。 大二那年,他申请的 "多自由度手指反馈装置" 专利获批,专利图纸上的标注全是中文,连公式里的变量都用拼音代替。 2013 年研究生考试成绩出来,王兴兴的专业课分数排进浙大该专业前 10%,英语却比分数线低了 5 分。 调剂系统开放时,上海大学的导师看到他专利里的机械结构设计,当即打电话说:"来我们实验室,设备随便用。" 在上海大学的实验室里,他创下连续 48 小时不离开的记录。2014 年深秋,他带着团队做出的机械腿第一次成功跃起 30 厘米,监控录像里,这个总说 "英语单词记不住" 的学生,对着屏幕里跳动的波形图,用余姚话反复喊 "成了"。 次年,XDog 四足机器人在上海机器人展亮相,国外厂商来洽谈时,他拿着翻译软件跟对方比划技术细节,最后把报价单上的美元符号划掉,改成了人民币。 2016 年盛夏,王兴兴从大疆辞职时,试用期工资还没发。他带着三个同学在杭州城中村租了间民房,客厅里摆着工作台,卧室上下铺住人。 有次客户来考察,踩着满地的零件壳子差点滑倒,他笑着说:"这是我们的 ' 地雷阵 ',能闯过去的都是真客户。" 2018 年冬天最艰难,公司账户余额只剩 17826 元。王兴兴把准备付首付的钱转进公户,给员工发了工资。 那天晚上,他在朋友圈发了张团队围着电暖气吃泡面的照片,配文是 "机器人怕冷,但我们不怕"。 转机出现在 2019 年春天,一段机器狗在雪地里运送救援物资的视频火了,订单量从每月 3 台飙升到 300 台。 2024 年宇树科技的 B2-W 机器人在北美展会上表演后空翻时,台下的马斯克让助理递来纸条,上面写着 "合作邮箱"。 同年获得的 10 亿元融资里,有 30% 被投入中文编程系统研发,现在他们的工程师用 "如果" 的句式写代码,调试界面全是方块字。 今年年初,有网友对比了浙江大学 2013 年和 2025 年的研究生招生简章,发现 "英语单科必须达标" 的条款已被删除。 这条消息在知乎引发的讨论里,有人贴出王兴兴在上海大学实验室的老照片,照片里的白板上写着 "中文也能造机器人"。 现在泰山景区的挑山工都认识宇树的机器人,这些能驮着 30 公斤货物爬坡的 "铁伙计",胸前印着 "宇树科技" 四个简体字。 王兴兴在接受采访时说:"当年背不出的英语单词,现在成了我们机器人身上的螺丝,虽然不起眼,但少了它还真不行,只不过不用每个螺丝都刻英文。" 这件事让越来越多人想起,当年钱钟书数学 15 分进清华,靠的是国文满分。 陈景润在中科院时,同事说他 "英语发音像说方言",却不妨碍他在数论领域突破。 教育这杆秤,到底该用统一的砝码,还是该给不同的天赋留个调整的秤砣? 浙江大学和上海大学的沉默里,或许藏着这样的答案:每个时代都有被标准筛出去的天才,而真正的进步,往往始于有人敢对标准说 "或许"......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