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欧盟现在后悔了,开始拿出“契约精神”武器了,坚决不承认美欧条约了。欧盟强调冯德莱

欧盟现在后悔了,开始拿出“契约精神”武器了,坚决不承认美欧条约了。欧盟强调冯德莱恩的“握手协议”不具法律效力,双方还没有谈好正式协议。 协议一出来,法国总理贝鲁就公开批评,说这件事简直让法国度过了一个“黑色的日子”。还有勒庞,同样气愤,认为这并不只是经济上的让步,而是连带着政治和道德都败下阵来。 其实法国的愤怒也能理解,这份协议等于是让美国的农产品零门槛进了欧洲大门,法国自己的农民马上就要面对巨大的压力。 更别说之前美国还抢走了法国和澳大利亚的大订单,法国人怎么能不急眼? 相比之下,德国的态度明显要宽容许多。德国总理默茨虽然表示新关税对德国汽车产业还是有冲击,但总比之前美国威胁的那种高得离谱的税率要好得多。 在德国人看来,能够保住产业链,对他们来说就是赢了。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甚至直接批评冯德莱恩,说她压根不是特朗普的对手,明显吃了大亏。 各国吵成这样,不难看出欧盟在做大决定时,每个国家算盘各打各的,想法完全凑不到一起。 不过欧盟这场内部争吵真不是空穴来风,协议内容曝光之后才发现,远没到可以庆祝的时候。 协议表面看上去美国退了一步,把关税统一到15%,欧盟则答应买大批美国产的能源,还要在投资上给美国送个厚礼。 而欧盟之所以这么快变脸,一个重要原因还是各成员国利益矛盾巨大。法国不乐意没什么奇怪的,因为农产品受冲击最大的是他们,德国还觉得汽车得救了呢。 这种局面下,欧盟内部的矛盾自然一下子爆发出来。再加上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芬兰外贸部长等人纷纷发声,普遍觉得欧盟这次让步太大了,对经济长远发展很不利。 其实大家的意思很一致:这协议不靠谱,不能算数,得从头开始慢慢谈。 美国那边看着欧盟这反转,多少有点懵。美国商务部长前脚还在网上发喜讯呢,这边欧盟一句话就给打回了原形。 美方有点无奈,说要是真不履行之前的承诺,那就准备让关税翻倍。可说到底,美国自己的内部也没统一,还是得看国会的脸色,而且最关键的钢铝、芯片关税细节都还没结果。 这场风波最终暴露出的不是一份贸易协议有多大分歧,而是美欧之间的信任已经开始动摇。冯德莱恩之所以急着搞定协议,无非是赶着出政绩,但她低估了欧盟成员国的阻力。 欧洲议会一反对,这协议就成了废纸。欧盟看似强调契约精神,到头来看重的却是纸面条约,每一步都得按照制度来执行,不再迷信领袖一时的承诺。 从这事上可以看出来,国际谈判里单凭口头承诺根本靠不住,没有正式的条文、一层层的内部流程,谁也不敢拍板作数。 经历了这一次,跨大西洋联盟的信任看起来已经打上了裂缝,双方都很难再如从前那样轻松合作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