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特莱恩之所以主动下跪,接受特朗普的15%关税,根本原因还是想“祸水东引”,以身入局,不惜牺牲欧盟的部分利益,换取特朗普对中方的极限施压,让中方妥协,然后欧美联手对付中方。 近日,她亲口宣布:欧盟愿吞下15%关税,再掏出7500亿美元买美国能源、6000亿美元投美国基建,只求特朗普别把枪再顶到脑门上。这一幕看似屈辱,其实她算盘打得响:把特朗普的怒火往中国引,换得欧美联手对华极限施压,让北京先低头,自己再捡漏。 算盘打得噼啪响,现实却啪啪打脸。7月30日斯德哥尔摩中美经贸会谈,美方代表贝森特把“停止买俄油、放开稀土、切断对俄军工供应链”三张底牌甩在桌上,中方一句“关税战没有赢家,胁迫施压解决不了问题”直接顶回去。美方原本放话“谈不拢就100%关税”,结果只换来90天顺延,关税纹丝不动,德州石油大亨气得直骂娘。 欧盟本想当渔翁,现在发现自己成了案板上的鱼。对美承诺白纸黑字:15%关税已吃进肚子,7500亿美元能源订单也签了字,华盛顿笑纳270亿美元新增财政收入。可转头想跟中国谈,才发现筹码早被特朗普锁进保险箱。欧洲议会贸易主席朗格公开抱怨“协议严重失衡”,德国经济研究所算得更狠:光15%关税就让德国一年蒸发65亿欧元GDP。 更尴尬的是中国态度的180度转弯。过去欧方一提“市场准入换技术”,中方还会坐下来聊几句;现在北京直接把稀土出口许可证收紧到月批额度,对欧投资审查也突然提速。那位欧盟官员私下吐槽“他们确信自己治住了美国,有信心治我们治得更好”,其实是句大实话——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摆在那里:6月中国自美原油进口接近归零,中东、俄罗斯份额反而扩大。 欧盟本想左右逢源,结果左边被特朗普薅走7500亿,右边被北京晾在谈判室外。欧元兑美元7月29日闪崩1.2%就是市场用脚投票。如今想回头找补,却发现手里只剩一张“价值观”牌——可北京连谈都不谈价值观。 接下来三个月,是欧盟的煎熬期:美国咬死不降关税,中国寸步不让,自己内部从法国总理贝鲁到德国工业联合会全在骂娘。冯德莱恩那句“这是我们能争取的最好结果”,现在听来像提前写好的墓志铭。 央视新闻7月27日报道,特朗普与冯德莱恩宣布达成15%关税协议;新华社7月29日刊发《欧美达成框架贸易协议15%关税是“最好结果”?》,直指欧盟内部撕裂;21世纪经济报道7月29日引用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朗格原话:“协议既不令人满意,也不符合欧洲根本利益”。 评论区留给你们:欧盟这一步,到底是高招还是昏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