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柬泰停火后,又一中国邻国突生巨变,领导人就此下台,出口中国的稀土要转卖美国? 当

柬泰停火后,又一中国邻国突生巨变,领导人就此下台,出口中国的稀土要转卖美国? 当地时间31日,缅甸突然宣布,从8月1日起,解除持续了4年半的国家紧急状态正式解除,军政府高层也迎来大洗牌!曾经的“一把手”敏昂莱不再担任总理,转而去管一个新成立的机构,而他的亲信吴纽梭接任总理。 要理解缅甸这次政治变动的背景,得从2021年的那场政变说起。2021年2月,缅甸军方发动政变,推翻了民选政府,成立国家管理委员会,由敏昂莱担任主席,并实施国家紧急状态。 此后,缅甸陷入内战和政治动荡,经济遭受重创,通胀率高达34%,76%的人口处于贫困线以下。持续的动荡让缅甸在国际上面临孤立,也给国内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缅甸宣布解除国家紧急状态,显然是希望改善国际形象,为即将到来的大选铺路。根据缅甸官方的说法,解除紧急状态是为了举行多党制全国大选,联邦选举委员会此前曾宣布大选将于2025年12月中旬至2026年1月中旬期间举行。 敏昂莱不再担任总理,转而担任国家安全与和平委员会主席,同时继续兼任代总统和国防军总司令,这一调整被认为是为了在选举前稳定局势,确保军方的影响力。 不过,敏昂莱的下台和吴纽梭的接任,也引发了外界对缅甸政策走向的担忧。吴纽梭作为敏昂莱的亲信,其政策倾向可能与敏昂莱一脉相承,但新成立的国家安全与和平委员会的具体职能和权力范围尚未明确,这给缅甸的政治走向带来了不确定性。 在缅甸政治变动的同时,关于其稀土出口的猜测也甚嚣尘上。缅甸是全球第三大稀土生产国,2024年中国从缅甸进口的稀土占比达57%。稀土被誉为“工业维生素”,在高科技制造、军工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近年来一直试图削弱中国在全球稀土产业链中的主导地位,将缅甸视为重要目标。 根据澎湃新闻的报道,特朗普政府近期正在内部讨论数项可能显著改变美国对缅长期政策的建议,核心目的就是将缅甸的稀土资源“截胡”出中国供应链。 这些建议包括与缅甸军政府谈判,促成其与克钦独立军之间达成和平协议,或者绕开军政府,直接与克钦独立军开展合作。美国还考虑放宽对缅甸征收的40%关税,逐步解除对军政府及其盟友的制裁,并与印度合作加工稀土。 其次,中国在缅甸稀土供应链中占据主导地位。中国不仅从缅甸进口大量稀土,还在缅甸投资了多个稀土开采和加工项目。据日媒报道,中国稀土集团旗下企业正在中国云南省西部的保山市修建新工厂,用于提纯和加工从缅甸进口的稀土。此外,中国还通过斡旋促成缅甸政府与地方武装停火,维护地区稳定,这为中缅稀土贸易提供了保障。 再者,缅甸新政府的政策走向尚不明确。虽然敏昂莱下台,但军方仍掌握着实际权力。吴纽梭作为敏昂莱的亲信,其政策可能会受到军方的影响。 而缅甸与美国的关系近年来一直处于紧张状态,美国对缅甸军政府实施了多项制裁。尽管美国近期解除了对几个缅甸军政府盟友的制裁,但这是否意味着美国对缅政策的重大转变还不得而知。 从经济角度来看,缅甸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很高。中国是缅甸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投资来源国,中缅油气管道等项目对缅甸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如果缅甸将稀土转卖美国,可能会影响中缅之间的经济合作,进而对缅甸的经济造成更大的冲击。对于缅甸来说,在经济如此困难的情况下,做出这样的决定需要三思而后行。 另外,国际社会的反应也不容忽视。中国作为缅甸的邻国和重要合作伙伴,一直支持缅甸维护国家稳定,实现和平和解。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方愿根据缅甸各方的需要,继续积极开展劝和促谈,为缅甸局势回稳降温发挥建设性作用。而美国的介入可能会加剧中美在缅甸的竞争,给地区稳定带来新的变数。 缅甸这次政治变动是其国内局势发展的必然结果,旨在改善国际形象,为大选铺路。关于稀土出口转卖美国的猜测,虽然有一定的依据,但实际操作面临诸多困难。 中国在缅甸稀土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短期内难以撼动,而缅甸在经济上对中国的依赖也使得其在做出决策时不得不谨慎。未来,缅甸的政策走向将取决于国内政治局势的发展以及国际社会的互动,我们需要持续关注。 这次事件也再次凸显了中美在全球资源竞争中的激烈程度。美国试图通过各种手段削弱中国的影响力,而中国则通过深化与周边国家的合作来巩固自身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