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我国花3000万美金买艘废船,打开舱门后发现赚翻了。就算是一艘啥也没有的破船,我们也要买,面对外界数不清的嘲笑声,当舱门打开的那一刻,瞬间“值回票价”了,这是怎么回事? “中国人是不是不会算账?”英国《泰晤士报》对我国收购的废弃航母的举动讥讽道。上世纪80年代,我国海军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作战能力,但在航母领域却几乎是一片空白。航母作为现代海军的核心装备,其复杂的技术和高昂的造价让许多国家望而却步。 在国际技术壁垒日益森严的背景下,我国发展自主航母技术遭遇重重阻碍。正当科研攻关面临瓶颈之际,“墨尔本号”意外成为了突破困局的关键契机。这艘即将报废的军舰,以其独特的结构设计,为我国航母研发提供了难得的实物参考。 “墨尔本号”原本是英国制造的“庄严号”航母。1949年,澳大利亚为了提升自己的海军实力,从英国手中购买了这艘航母,并将其命名为“墨尔本号”。然而,这艘航母在澳大利亚服役的生涯却充满了坎坷。它仿佛被“诅咒”一般,频繁地与其他船只发生碰撞事故。 由于频繁的事故和日益高昂的维护成本,澳大利亚最终决定将“墨尔本号”退役并出售。当时,我国正处于海军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对于航母这种大型水面舰艇的需求十分迫切。 当我国决定引进澳大利亚退役航母时,国际舆论场充斥着各种质疑声浪。不少军事观察家对此举嗤之以鼻,认为花费2.1亿元人民币购入这样一艘服役超过30年的老旧舰艇,无异于做了一笔亏本生意,但我国政府还是毅然决然地做出了购买的决定。 当“墨尔本号”历经波折抵达我国港口时,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艘看上去破败不堪的废船。它的武器装备和大部分关键设备都已经被拆除,只剩下一个空空如也的躯壳。许多人都感到失望,觉得这笔钱花得不值。然而,当专家们打开舱门,进行深入检查后,却有了意想不到的发现。 “这哪是废铁?这是无价之宝。”现场工程师激动得声音发抖。“西方笑我们不会算账,现在该轮到他们后悔了。”海军装备部军官紧握图纸,眼中闪着光。消息传到北京,中央军委连夜召开会议,全国顶尖船舶专家迅速集结,对这艘废船展开地毯式研究。 中国科研团队通过拆解墨尔本号,掌握了航母甲板结构、弹射系统、阻拦索等关键技术。这些资料让中国少走至少20年弯路。2012年,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服役。2019年,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下水。2024年,配备电磁弹射器的福建舰震撼亮相。这一亮相代表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二个拥有三艘航母的国家。 38年前的那场豪赌,如今看来是中国海军史上最划算的交易。它告诉我们,真正的战略眼光,往往不被常人理解。伟大的事业,常始于看似荒谬的坚持。当下次再遇质疑时,不妨想想墨尔本号的故事。 时间终将证明,谁才是真正的智者。转发致敬那些在嘲讽中坚守的先行者,他们的远见,照亮了今天的星辰大海! 信息来源: 铁血网|《本号航空母舰》 中山网|2016-07-22《1985年中山港迎来退役航母墨尔本号》 文|何夕 编辑|南风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