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必须严查!”湖南长沙,一男子买一新车,开了2个多月,突然查出急性白血病,妻子怀

“必须严查!”湖南长沙,一男子买一新车,开了2个多月,突然查出急性白血病,妻子怀疑是车子的问题,果不其然,给车子测了甲醛后,发现严重超标,正常标准值应该是0.1,检测结果却是0.27,当女子去4S店讨要说法时,4S店给的解释却让人傻了眼! 事情要从6月中旬说起。一向身体不错的王先生突然感觉浑身无力,持续低烧不退。去医院一查,结果如同晴天霹雳,急性白血病。这个诊断结果让全家人瞬间懵了,好端端的怎么会得这种病? 妻子在震惊和悲痛中反复回想,这两个月家里唯一的“新变量”,就是这辆新买的本田车,丈夫每天开它上下班,在路上的时间一个多小时,周末也常载着全家出游,细算下来,待在车里的时间甚至比在房间还长。 当初提车时,车内那股明显的异味,销售只轻描淡写地说是“新车味,散散就好”。可如今想来,这股味道从未真正散去,尤其在夏日高温的炙烤下,刺鼻的气味熏得人头晕、嗓子不舒服,而这些症状,丈夫都曾抱怨过。一个不祥的念头涌上心头:会不会是车的问题? 她联系了专业机构上门检测,结果证实了最坏的猜想:车内甲醛浓度高达0.27毫克/立方米,而国家安全标准是0.1。这意味着,这辆承载着家庭欢乐的“新座驾”,竟是一个甲醛超标近三倍的“毒气室”。拿着那份报告,她的手止不住地抖。 当妻子带着这份证据找到4S店时,对方的反应却像一盆冷水兜头浇下。工作人员态度强硬,坚称车辆出厂时所有指标都合格,反倒把甲醛超标的原因推给“后期使用环境所致”。 更让人心寒的是他们那套轻飘飘的说辞:“新车有点味很正常,甲醛超标是普遍现象,跟白血病没关系,多通通风就好了。” 这种事不关己的冷漠,比刺鼻的甲醛更让人窒息。“普遍现象”四个字,或许无意中道出了行业内某些心照不宣的现实。 有内部人士透露,部分车企为压缩成本,在内饰、座椅、胶粘剂上选用劣质材料已是常态,这些材料在高温下会加倍释放甲醛等有害物质。消费者的两难也由此产生:一边是厂家盖了章的合格证,另一边却是车厢内实实在在的健康风险。 医生坦言,目前还无法在法律层面直接证明甲醛暴露与某一例白血病的必然因果关系。这无疑让维权之路变得格外崎岖。 但这绝不意味着甲醛无害。恰恰相反,科学界对它的危害早有定论,甲醛是一类明确的致癌物,长期低剂量接触,会显著增加白血病等癌症的患病风险,对免疫力较弱的老人、儿童尤甚。因此,那个被许多人习惯性忽略的“新车味”,很可能就是潜伏的健康杀手。 事件在网上传开后,评论区里涌入大量有类似经历的车主。“去年买的新车,开了一个月就头晕恶心,一测甲醛超标五倍!”“我的车晾了一年,夏天一晒那味儿还呛眼睛。” 大家的愤怒直指4S店的傲慢与甩锅:“超标近三倍还叫普遍现象?这是拿人命开玩笑!”“出了问题不想着解决,先想着撇清关系?”花钱买的是一辆安全合格的车,而不是一个随时可能引爆的“定时炸弹”。 面对僵局,这位妻子没有退缩。她红着眼睛说:“不图赔偿,就想弄明白我丈夫的病到底是怎么来的。如果是车的问题,希望能提醒更多人注意。”目前,她已联系第三方机构做进一步检测,并准备走法律途径。值得庆幸的是,当地消协已介入调查。 这起事件给所有车企和经销商敲响了警钟:利润不能没有底线,车内环保也绝不是可以糊弄的小事。消费者的每一次容忍,都可能变成企业下一次漠视的底气。 新车购买后要勤开窗通风,尽量避免在太阳下暴晒,可以使用活性炭等吸附材料帮助除味;最重要的是,如果发现车内异味严重或持续时间过长,一定要及时找专业机构检测。 信源:帮女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