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新闻,特朗普宣布,美国将与巴基斯坦签署协议开发巴基斯坦油田!巴铁终于要翻身!巴基斯坦发现巨型油田,除了美国人,巴基斯坦以后,还会与我国公司一起合作开发油田吗? 美国勘探队在巴基斯坦南部沙漠发现了一个超级大油田,储量约30亿桶,相当于该国现有储量的1.5倍,且油品质量优良,开采条件较为便利。 有趣的是,这个油田离中巴经济走廊的核心项目,瓜达尔港只有400公里,也就是说,未来开采出来的石油,完全可以走中国帮忙建的港口运出去,但这次,美国公司却抢先一步,和巴基斯坦政府签了协议。 根据协议,美国公司将获得55%的股份,这一比例高于国际惯例,作为交换条件,美方承诺为巴基斯坦完成三项具体事项: 一是建设专用输油管道,虽不与中方设施直接连通,但将实现数据共享,二是协助提升巴方炼油能力以增加本土石油加工量,三是优先保障巴基斯坦国内石油需求,富余部分才用于出口。 这种"帮建基础设施换石油"的模式,其实很像中国在非洲的做法,有专家说,美国这次破天荒地答应转让技术,明显是想和中国抢影响力。 虽然美国抢了先机,但事情还没完,巴基斯坦已经放出消息,未来三年还要拍卖14个油田区块,中国公司正在测试新技术,比如在缺水地区开采页岩油的方法,这正好适合巴基斯坦的干旱环境。 更关键的是,巴基斯坦军方最近提出新规定:所有外资石油项目,必须和巴基斯坦国家石油公司合作,这等于给中国公司留了后门——毕竟中巴关系摆在那里。 有分析师开玩笑说:"美国拿到了蛋糕胚子,但奶油和装饰还得看中国,"确实,中国公司最近刚拿下卡拉奇炼油厂的升级订单,正好能处理这个新油田的石油。 现在的巴基斯坦,就像在走钢丝,一边拉着美国的技术和投资,一边拽着中国的资金和市场,在瓜达尔港,你能同时看到中美两国公司的标志:中国在建液化天然气码头,美国在搞浮动储油装置。 这件事最有趣的地方,不是谁抢到了油田,而是大国竞争的新玩法,美国这次居然学起了中国的套路,用基建换资源,中国公司也没慌,稳扎稳打找新机会。 对巴基斯坦来说,这确实是翻身的好机会,但历史告诉我们,光有石油不一定能致富,看看委内瑞拉,石油储量世界第一,现在经济却一团糟。 巴基斯坦要真想靠石油翻身,得学挪威那样好好管理石油收入,或者像阿联酋那样用石油钱发展其他产业,否则,几十年后人们回头看,可能只会说:"看,又一个被石油坑了的国家," 说到底,石油是机会,也是考验,巴基斯坦能不能把握住,就看接下来的操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