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国家对芯片安全“动真格”了!部分中国企业没有觉悟,仍然采购美国的不安全芯片,之前

国家对芯片安全“动真格”了!部分中国企业没有觉悟,仍然采购美国的不安全芯片,之前国家早已提醒:美国芯片存在后门风险,可部分企业只顾自己利益,完全不顾国家安全,那国家只能被迫出手了。   其实国家早就提醒过:2020年华为被美国卡脖子,2023年美国又搞《芯片法案》限制对华出口,2024年连德国、日本都发现美国芯片里藏着“窃听模块”……可有些企业就是不听,为了省钱、图方便,继续买美国货,现在好了,监管的“大棒”终于砸下来了!   国家对美国芯片的风险,可不是第一天知道,2023年网信办就发了文件,说关键领域的企业买芯片得先评估“安不安全”,2024年工信部更直接点名“有些企业瞎买美国芯片,不管国家死活!”   可有有些企业觉得:“国家管得太宽,企业赚钱就行,管什么安全?”   结果呢?2025年监管部门直接“杀”上门了!网信办联合多部门搞“芯片安全大检查”,金融、通信、能源这些关键行业的企业,一个都跑不了。   谁要是还在用有风险的美国芯片,轻则罚款整改,重则直接停业务!这下,那些“装睡”的企业终于慌了,原来国家不是开玩笑,是真敢“动刀”!   为啥有些企业宁愿冒险买美国芯片?两个原因:   第一,省钱图方便, 美国芯片技术成熟,成本低,企业用着顺手,比如某通信公司,之前买美国芯片,一台设备能省20%成本,一年能多赚几千万,可他们忘了,这点钱和国家安全比,算个啥? 第二,国内芯片“不够用”, 虽然国家砸钱搞研发,华为、中芯国际这些企业也争气,但高端芯片还是得靠进口,企业要是完全不用美国货,有些产品根本做不出来,可问题是,难道因为“没得选”,就能把国家安全当赌注? 但“没得选”不是借口!国家早就给铺好路了:大基金投了上千亿支持国产芯片,华为海思被断供后照样搞出麒麟芯片,中芯国际的28nm芯片已经能量产,能满足大部分工业需求……国产芯片不是“不能用”,是有些企业懒得试、不敢用!   短期看,企业确实会疼——换国产芯片可能得改设计、调供应链,成本可能涨10%-20%;但长期看,这是逼着企业“断奶”,摆脱对美国芯片的依赖。   举个例子:华为被美国卡脖子后,海思芯片从“备胎”变“主力”,现在Mate系列手机照样卖得火;中芯国际的28nm芯片,虽然不如美国最先进的3nm,但能满足90%的工业需求,订单已经排到2026年!   更关键的是,芯片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命根子”,5G基站、智能电网、自动驾驶……这些领域要是用了有后门的美国芯片,等于把家门钥匙交给敌人!国家现在“下狠手”,其实是在给14亿人的数据安全“上保险”,给中国的科技崛起“筑城墙”。   说真的,看到有些企业为了赚点快钱,就把国家安全当儿戏,我真是又气又急!国家早就把话挑明了:美国芯片有风险,别用!可有些企业偏要“装聋作哑”,直到监管的“大棒”砸下来,才哭着喊“早知道”,早干嘛去了?   企业赚钱天经地义,但得有个底线,国家安全就是那条“红线”,谁碰谁倒霉!更何况,现在国产芯片又不是“不能用”,华为被断供后,海思照样撑起了半边天。   中芯国际的28nm芯片,已经能满足大部分需求,企业要是还抱着“美国芯”不放,不是技术不行,是脑子“进水”了!   国家这次“动手”,不是要“卡死”企业,而是要“逼”着大家长大,芯片自主可控,是中国科技崛起的必经之路,企业要是能借这个“东风”,加大研发、拥抱国产,未来肯定能吃到更多红利。   但要是继续当“巨婴”,依赖美国,迟早会被市场抛弃,毕竟国家安全面前,没有“侥幸”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