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蛋了! 泽连斯基遭遇最大打击! 最高拉达(议会)以331票的压倒性优势,通过法案恢复了两个反腐败机构的独立性,这俩机构是啥来头?一个是国家反腐败局,专门查高官贪腐,另一个是反腐败特别检察官办公室,负责起诉贪腐案件,此前,总统泽连斯基曾签署法令,把这两个机构划归总统直接管辖,说是为了“战时效率”,结果被议会一票否决,直接打回原形。 泽连斯基上任初期,靠“反腐”立住了人设,他本是喜剧演员,2019年当选总统时,承诺要“把贪官送进监狱”,还亲自解雇了一批涉腐高官,连前总统波罗申科都被查了。 乌克兰民众对他寄予厚望,毕竟这个国家常年被贪腐拖后腿,连打仗的军费都曾被曝出“被中间商赚差价”。 可俄乌冲突爆发后,泽连斯基的“反腐剧本”变了味,2022年起,他以“战时需要高效决策”为由,陆续签署法令,把国家反腐败局、反腐败特别检察官办公室等机构划归总统直接管理。 表面看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实际却让这些原本独立的反腐机构成了总统的“下属部门”,乌克兰民间组织“反腐败行动中心”直接吐槽“这哪是反腐?是把反腐工具攥在自己手里,防止别人查自己!” 这次议会投票,331票支持恢复反腐机构独立,几乎是一边倒,更耐人寻味的是,连泽连斯基所在的“人民公仆党”内部都有议员倒戈,有消息称,至少20名该党议员投了反对票或弃权。 为啥议会突然“硬气”了?说白了,是乌克兰民众和议员对“战时集权”厌倦了,俄乌冲突打了两年多,泽连斯基以“战时状态”为由,多次延长总统任期、扩大紧急权力,甚至被曝出“绕过招标直接采购军备”。 乌克兰民间调查显示,超60%的民众认为“总统权力应受更多监督”,议会这次投票,本质是替民众喊出了这句话:“打仗可以,但不能‘一人说了算’!” 泽连斯基当初靠反腐上位,说明他清楚乌克兰的“病根”在哪,贪腐不除,国家难兴,但俄乌冲突爆发后,他可能陷入了“战时逻辑”:觉得“效率比民主更重要”,“集权才能快速决策”。 可问题是,权力一旦集中,就容易失控,反腐机构成了总统的“工具”,民众自然会怀疑“你查别人贪腐,谁查你?” 这次议会投票,其实是给泽连斯基敲了警钟:乌克兰人要的是“能打胜仗的总统”,但不是“能独揽大权的总统”。 反腐机构独立,表面看是削弱了总统权力,实则是帮泽连斯基“保晚节”,如果这些机构真能公正查腐,哪怕查到总统身边的人,反而能证明他的“反腐决心”,但如果继续被总统控制,最后只会变成“自己查自己”的笑话,连最初的支持者都会失望。 说到底,乌克兰现在最需要的,是“能打仗的清官”,而不是“能打仗的独裁者”,泽连斯基要是真想当“乌克兰的丘吉尔”,就得学会在战时也守住民主的底线,毕竟历史证明,靠集权打赢的仗,可能输掉整个国家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