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被迫出手!部分中国企业没有觉悟,仍然采购美国的不安全芯片,之前国家早已提醒:美国芯片存在后门风险,可部分企业只顾自己利益,完全不顾国家安全,那国家只能被迫出手了。 其实这事不是空穴来风,早在2013年"棱镜门"事件曝光时,美国科技产品存在安全后门的问题就已引发全球警觉,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多次在公开演讲中指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必须实现技术自主可控。" 据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报告显示,某些进口芯片中确实存在未公开的指令集和可疑的数据传输协议。 有这方面的知情人士透露,他们在检查客户设备时,发现有些进口芯片会偷偷摸摸传数据,特别是银行、电力、交通这些关键部门,用这种芯片风险太大了。 不过话说回来,企业也有苦衷,有个做智能设备的老板表示,不是他们不想用国产芯片,实在是有些高端芯片国产的还差点意思,要是硬换,产品性能可能就要打八折,客户不买账,特别是做自动驾驶的,现在最顶级的芯片还是得靠进口。 国家这次出手挺讲究的,不是一棍子打死,该管的管,比如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点领域,该放的放,普通商业用途该用还是可以用,而且国家也在大力扶持国产芯片,几千亿的资金砸进去,各地都在建芯片产业园,就是要帮国产芯片快点赶上。 好消息是,国产芯片确实在进步,长江存储的闪存、华为的AI芯片都做得不错,格力曾表示:宁可少赚点也要用国产芯片,现在看这步棋走对了,他们在工业芯片上已经有不少自己的技术了。 这事儿说白了就是:既要安全,又要发展,怎么平衡? 先说安全,芯片就像手机的"大脑",要是被人装了"后门",那还得了?国家管得对,特别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领域,必须用靠谱的芯片。 但话说回来,现在全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完全不用外国芯片也不现实,就像咱们用的手机,里头零件来自全世界,关键是要有个度:重要的自己掌握,其他的可以合作。 对企业来说,现在难受点是肯定的,但往长远看,这反而是个机会,华为被美国制裁后,现在不也活得好好的?自己掌握核心技术才是王道。 国家管这事也不是要整谁,而是要立规矩,什么样的芯片能用,用在哪儿,得有个标准,同时该投钱研发的不能吝啬,该扶持的要扶持。 最后说句实在的,咱们现在芯片是还差点,但进步挺快,想想十年前国产手机啥样,现在啥样?给点时间,芯片这事也能成!关键是要有定力,不能一遇到困难就走回头路,安全和发展就像人的两条腿,得协调好才能走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