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一名女志愿军战士回国,她在沈阳换乘的间隙,走进了一家照相馆,在这张照片中,她留下了自己年轻而清秀的容颜,那双浓眉大眼,如同清澈的湖水,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她的胸前,挂着两枚奖章,那是她为抗美援朝战争付出的荣誉。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朝鲜、韩国爆发战争,自打美军参与后,以金日成为首的朝军被打的溃不成军。 眼看着战局即将失控,万般无奈之下,金日成只得向毛主席求救,希望毛主席能派兵出手相助。 朝鲜和我国接壤,对于我们来说,朝鲜就像是进入我国的“门户”,如果朝鲜失守,那就相当于将我国的国土暴露在他人的眉眼之下。 为此,毛主席当即作出决定派兵出征朝鲜,协助朝鲜人民夺回已经被侵占的“家园”。 战士们很争气,虽然条件不好,环境艰苦,可所有的志愿军战士却无一人后退,历经数次大战,1953年时联合国军已经有了想要谈判的意图。 同年4月份,志愿军在桧仓召开兵团首长会议,主要商讨接下来的作战计划,以及停战谈判的相关问题。 战场上取得阶段性的胜利,为了犒劳战士们,军委还专门派出了一支文工团前去慰问演出,这其中就有越剧红角唐月瑛。 唐月瑛是徐大师的关门大弟子,无论是外形还是嗓音条件,在我国都是遥遥领先。 之前的演出,要不是在专业的舞台上,要不就在某个村庄的空旷场地中,可在志愿军战场上,唐月瑛却经历了人生的第一次———在山洞中为战士们唱戏。 这个山洞可并非“和平山洞”,外面枪林弹雨,为了在安全的前提下演出,所有的节目都只能安排在“昏暗潮湿”的山洞中。 枪炮的轰鸣声,似乎要比伴奏的声音还要大,这对于演员的表演素养很有考究,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在台上出错。 令唐月瑛终身难忘的一次,当队员们都沉浸在角色中时,却突然因为战火而导致停电,一瞬间山洞成为伸手不见五指的“大黑洞”。 不知道哪个战士突发奇想打开了微弱的手电筒,就是在这一缕极其微弱的手电灯光下,唐月瑛和队员才能顺利将节目演完。 舞台除了山洞以外,大多数都是由四辆卡车组成,唐月瑛不仅要为志愿军演出,还要为朝鲜人民表演节目。 语言不通、队员们还因地制宜发明了“半朝半手”的演出方式,即:用一半朝鲜语唱戏,无法描述出来的,就用手势代替。 到了冬天,唐月瑛才真正意识到战场的残酷,因为气温太低,脸上的妆容刚刚描好,就快速“上冻”,演员的脸部往往被冻的稀巴烂。 整个慰问演出长达八个月之久,他们虽然不是战场上的“战士”,可却为战士们带来了丰富的文艺活动,极大的感染了作战士气。 慰问演出结束回国时,为了表扬这群“不携带武器”的战士,政治部还专门通报表扬了唐月瑛等人,尤其是胸前的两枚奖章,更是成为她“参战”的永恒标志。 回国途中,在沈阳换乘时,唐月瑛拍了这张留念,那时候的她意气风发,厚厚的着装,也遮挡不了她那美丽优雅的外表。 唐月瑛和文工团虽没拿枪上战场,却用文艺力量鼓舞着战士,那两枚奖章,是荣誉更是见证。 信息来源: 百度百科———唐月瑛 党史镜报———她为了《红楼梦》推迟与孙道临的婚礼,却留给几代中国人一个永远的“林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