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出大事了,巴铁出动中国军舰与美军军演:巴铁最大油矿已交给美国。巴基斯坦出动中国军

出大事了,巴铁出动中国军舰与美军军演:巴铁最大油矿已交给美国。巴基斯坦出动中国军舰参与美军军演,而且在7月30日跟美方达成协议,美巴双方共同开发石油储备,这一协议传递的信号明显是巴方打算深化对美关系,也引发了很多网友质疑。 简单来说,从中方的“巴铁”称呼可见一斑,中巴关系是无比坚实的,但美巴关系同样不容忽视,所以部分民众才会产生疑惑,巴基斯坦的战略方向到底是朝向哪边的? 有人翻出中巴经济走廊开工时的照片,那时两国工人肩并肩在沙漠里铺设管道,如今却看到巴铁军舰和美军战舰并肩航行,心里难免不是滋味。但熟悉巴基斯坦处境的人都清楚,这个国家的外交舞步,从来都踩在自己的节奏上。 巴基斯坦的地缘位置过于特殊了。东边是宿敌印度,常年在克什米尔剑拔弩张;西边是动荡的阿富汗,边境线上的武装冲突从没断过;北边要应对复杂的山区部落问题,南边的阿拉伯海又得提防海盗袭扰。这样的环境里,光靠一个盟友远远不够。 就拿军事来说,巴基斯坦海军的主力护卫舰,确实有一半以上是中国造的。这些军舰上的反舰导弹、防空系统,都是中巴联合研制的。去年巴基斯坦海军演习时,中国提供的舰载直升机还创下了连续追踪印度潜艇 72 小时的纪录。 但与此同时,巴基斯坦陆军的不少装甲车、夜视仪,还是美国在上世纪 80 年代援助的型号,至今仍在边境巡逻中发挥作用。这种 “中西合璧” 的装备体系,恰恰反映了它的现实选择。 经济上的算盘打得更细。中巴经济走廊这十年,中国帮巴基斯坦建了 1300 多公里的高速公路,把瓜达尔港从一个小渔村变成了能停靠万吨巨轮的深水港。但巴基斯坦每年要进口大量石油,外汇储备常年吃紧。 美国企业来开发油矿,能带来先进的开采技术,还能把原油直接销往国际市场,换来急需的美元。更重要的是,美国同意把巴基斯坦的纺织品关税再降三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卡拉奇的纺织厂能多雇佣五万名工人。 有人担心巴基斯坦会在中美之间选边站,其实多虑了。去年联合国大会上,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提案,巴基斯坦照样投赞成票;而在阿富汗问题上,它又能充当美国和塔利班之间的传话人。这种 “双面角色” 看似矛盾,实则是小国的生存智慧。 就像这次军演,巴基斯坦军舰虽然参演,但全程没参与针对第三方的科目,反而和美军演练了海上搜救 — 这种既不得罪美国,又不刺激中国的安排,堪称外交艺术。 巴基斯坦总理最近在议会讲话时说得明白:“我们和中国的友谊是全天候的,但这不妨碍我们和美国做朋友。” 这话听着简单,背后却是无数次权衡的结果。中国援建的核电站下个月就要并网发电,能解决巴基斯坦三分之一的用电缺口; 美国承诺的疫苗援助下周就会运抵卡拉奇,刚好赶上雨季的防疫高峰。对巴基斯坦来说,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好处,没必要因为意识形态就把大门关上。 国际政治从来不是非黑即白。巴基斯坦用中国军舰参加美军军演,用美国技术开采油矿,本质上都是在为自己争取空间。就像卡拉奇街头跑的出租车,既有中国的比亚迪电动车,也有日本的二手丰田车,哪个省油就开哪个。这种务实态度,或许正是这个国家在复杂环境中站稳脚跟的秘诀。 说到底,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从来不是排他的。巴基斯坦既需要中国的基建技术,也需要美国的市场准入;既看重中国的长期承诺,也离不开美国的短期实惠。这种左右兼顾的平衡术,看似摇摆,实则坚定 — 所有动作的出发点,都是让这个国家能在风浪中走得更稳些。 信息来源:美国、巴基斯坦达成协议,共同开发丨上观新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