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22年,15岁的黄凝素与张大千结婚,相伴25年生了8个孩子。没想到,就在她把

1922年,15岁的黄凝素与张大千结婚,相伴25年生了8个孩子。没想到,就在她把孩子都抚养成人后,40岁的黄凝素不顾张大千的极力挽留,执意离婚,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在民国那个乱世里,黄凝素出生于1907年的四川内江,那地方商贸发达,她家境还算小康,从小就进了新式学堂,学了点识字和书画的基本功,脑子转得快,人也机灵。父母早亡后,她寄住在张家远亲那里,张大千的母亲看中了她,因为张大千的原配曾正蓉嫁过来两年没生孩子,张母着急传宗接代,就安排黄凝素在1922年15岁时嫁给23岁的张大千,当了妾室,也就是二夫人。张大千那时已经在画坛有点名气,专攻山水和仕女画,家里办了简单的婚礼,亲戚们聚聚就算完事。黄凝素嫁过去后,不光管家,还帮张大千打下手,磨墨铺纸,甚至当模特,让张大千画出几幅有名的仕女像。初期日子过得平稳,张大千画画卖钱养家,黄凝素操持内务,两人配合默契。 1923年,她生下长子心亮,之后几年连生七个,四男四女,总共八个孩子,把她大部分时间都占了,每天忙着喂奶、洗衣、做饭,身体也因为生育变化大,腰粗了,脸上有纹了。张大千的事业起步,他开始外出办展,结识圈内人,名气越来越响,而黄凝素留在家带孩子,确保他们吃饱穿暖上学。这段婚姻起步就这样,表面上看挺稳当,但后头的事儿慢慢就变味了。 张大千的画越卖越好,他接触的人多了,生活圈子拉大,黄凝素却被孩子拴在家里,俩人差距越来越明显。他在外头跑,上海北京到处转,认识各种人,包括一些女性,先是传出和外国女人有牵扯,后来在昆明碰上杨宛君,一个京剧演员,1935年直接娶进门当三夫人。杨宛君年轻貌美,会唱戏,张大千宠她宠得紧,带她出门应酬,黄凝素在家听到这些事儿,只能继续管家带孩子,没公开闹。 张大千不光这一桩,杨宛君进门后,他还看上徐雯波,一个18岁的姑娘,本来是他们女儿心瑞的同学,常来家学画,徐雯波聪明,学得快,张大千亲自教,教着教着就发展成追求,1946年左右公开关系,准备娶当四夫人。这事儿直接刺激到黄凝素,因为徐雯波比她小一大截,还和自家孩子同辈,她忍了多年张大千的外遇,这次忍到头了。张大千一生娶四妻,原配曾正蓉守着空房,二夫人黄凝素生最多孩子,三夫人杨宛君爱热闹,四夫人徐雯波最年轻,但他对家庭责任没那么上心,外遇不断,让黄凝素的日子越来越苦。+更多 2这些事儿堆积起来,黄凝素开始找自己的出路,婚姻的裂痕就这样越来越大。 黄凝素这些年全扑在孩子身上,八个娃从婴儿到成人,她一个人扛大头,张大千忙事业,回家少,她咬牙撑着家,为的就是孩子长大后能安稳。但孩子大了,她有空闲了,就去麻将馆打牌解闷,那地方成了她唯一放松的地儿。打着打着,她认识个在药材铺干活的年轻小伙,比她小十来岁,两人聊得来,他听她讲家事,她觉得有人在意自己,这关系悄悄发展几年,没公开。 张大千多少知道点风声,但没撕破脸,可能是顾及家庭名声。黄凝素不是一气之下出轨,她忍张大千多年,杨宛君进门她让了,徐雯波的事儿她也知道,但这些让她觉得自己在张家没地位了,25年青春全给了张家和孩子,现在孩子成人,她想为自己活一把。那小伙成了导火索,但根子在张大千的外遇和对她的忽视上。她没要张家的钱和孩子,只带走几幅张大千早年画她的仕女像,那些画是她年轻时的证明。1947年,她40岁,正式提出离婚,张大千挽留了好几次,说看在孩子份上别走,但她铁了心,不听。 离婚手续办完,黄凝素跟着那年轻小伙去了重庆,两人起初过得还行,她适应新地方,试着过普通日子。但没多久,小伙以做生意为名管她要钱,她把那些仕女画卖了,换钱给他,结果他拿了钱就跑了,人影都没了。黄凝素没崩溃,她租了个小屋子,靠做刺绣挣钱过活,每天绣花鸟图案,拿到街上去卖,日子虽苦,但自食其力。她不联系张家,也不多提过去的事儿,一个人在重庆熬着。 张大千离婚后,继续他的艺术路,1948年娶了徐雯波,办了婚礼,带她到处展画,他名气更大了,作品卖得贵,但家庭事儿没变,外遇传闻还多。黄凝素的八个孩子留在张家,长大后各自发展,有的学画,有的做别的,没公开家里旧事。她就这样孤身到老,1981年74岁在重庆去世,那时候张大千还活着,到1983年才走。她的选择让很多人唏嘘,离婚后没过上好日子,但她没后悔,至少摆脱了张家的束缚。 二夫人黄凝素生八子却离婚,三夫人杨宛君爱张大千到死,四夫人徐雯波年轻陪他晚年,但他对婚姻的责任感弱,外遇不断,让黄凝素这样的女人忍无可忍。黄凝素从15岁嫁人,到40岁离婚,25年里她贡献了青春和孩子,但张大千的事业心重,忽略家庭,导致裂痕。离婚后她被骗,但靠自己活下去,没求人,这点挺硬气的。时代背景是民国,男人三妻四妾常见,但女人离婚难,黄凝素敢离,已经算大胆了。她的故事告诉人,婚姻不是一味忍耐,得为自己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