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外长拉夫罗夫承认:没有盟友帮助的俄罗斯,正面临历史上首次与西方单打独斗的局面! 要知道苏联时期可不是这样。当年华约集团的坦克能从柏林墙排到莫斯科红场,东德的机械师、捷克的军工专家、古巴的志愿军,哪次不是跟在苏联身后摇旗呐喊?就连解体后那几年,俄罗斯卖 S-400 给土耳其时,伊朗还悄悄送来过无人机零件,现在这些画面都成了老黄历。 西方阵营这次是真下死手了。美国五角大楼刚宣布向乌克兰递了 17 亿美元的 "弹簧刀" 无人机,德国立刻跟着掏出豹 2A6 坦克生产线图纸,法国更绝,直接把 "凯撒" 自行火炮的火控系统密码都给了乌军。 这局面连普京都始料未及。去年他在瓦尔代论坛上还拍着桌子说 "俄罗斯的盟友在亚洲、在中东",结果真到需要的时候,哈萨克斯坦悄悄关闭了里海的石油管道,印度虽然买了打折原油,却死活不肯松口提供防空导弹。土耳其更精明,一边拿着俄罗斯的天然气,一边帮乌克兰改装 TB-2 无人机,两边都不得罪。 战场的消耗早就超出了预期。赫尔松前线的俄军士兵在社交媒体上抱怨,手里的 AK-74 还是 1986 年生产的,而对面乌军拿着美国的 M4 卡宾枪,枪身上还刻着 "2023 年产"。俄罗斯军工复合体开足马力运转,可微电子元件断了供,导弹的制导精度从 10 米变成了 50 米,黑海舰队的护卫舰连反舰导弹都快凑不齐了。 能源牌也快打烂了。欧洲人宁可冻着也不用北溪管道的气,德国老百姓把二战时的煤炉都翻了出来。俄罗斯转头往亚洲卖石油,却发现油轮不够用,只能高价租希腊的船,运费比油价涨得还快。沙特在 OPEC + 里阳奉阴违,偷偷增产压价,把俄罗斯的石油收入砍了近三成。 经济上的窟窿越来越大。卢布汇率跌得比过山车还猛,莫斯科超市里的面包价格一个月涨了四成。俄罗斯央行不得不抛售黄金储备,可伦敦金属交易所突然宣布不接受俄产黄金,这些金灿灿的宝贝瞬间成了仓库里的摆设。华为和三星暂停供货后,俄罗斯市场上的智能手机价格翻了倍,年轻人只能去淘二手的手机。 普京最近的态度明显软了。上个月在金砖峰会上,他主动跟马克龙的特使碰了碰胳膊,这在半年前根本不可能。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对外放风,说 "不排除任何形式的谈判",这话翻译过来就是 —谁能帮忙搭个桥,俄罗斯愿意坐下来聊聊。 西方却不接这个茬。特朗普在戴维营峰会上调侃说 "普京现在需要的是计算器,不是谈判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更直接,放话要打到 "俄罗斯彻底认输"。他们心里打得什么算盘?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搞垮俄罗斯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就要把这套 "全领域围堵" 的打法用到中国身上。 俄罗斯现在的尴尬在于,想找个能说上话的中间国都难。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倒是想撮合,可他刚在瑞典加入北约的问题上松了口,俄罗斯根本信不过。印度总理莫迪忙着跟 G20 国家搞好关系,哪敢蹚这浑水。最后发现,能派上用场的竟然是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可他去莫斯科带的不是和平方案,而是西方的制裁清单副本。 拉夫罗夫在接受塔斯社采访时,眼神里满是疲惫。他说 "俄罗斯从未想过要独自面对这么多国家",这话里藏着多少无奈。当年苏联解体时,俄罗斯还能靠安理会否决权撑场面,现在连非洲联盟都敢公开批评俄军在中非的行动,世道是真变了。 这场单打独斗的代价,俄罗斯每天都在付。阵亡士兵的抚恤金拖了三个月没发,军工企业的工人在工厂门口举着 "要工资不要战争" 的牌子,连车臣总统卡德罗夫都开始抱怨 "弹药不够用"。曾经让西方忌惮的 "战斗民族",现在被拖得筋疲力尽。 没有盟友支持,再强的国家也扛不住群殴。普京现在想明白这点,可时机已经错过了。西方不会给他喘息的机会,更不会让他把经验传给别人。这场孤独的战斗,俄罗斯还得硬着头皮打下去,只是没人知道终点在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