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历史历史人物 1750年深秋,乾隆帝咳血三月不止,御医换了二十张方子均无效,皇帝

历史历史人物 1750年深秋,乾隆帝咳血三月不止,御医换了二十张方子均无效,皇帝暴怒,称三日再无效便将御医全流放宁古塔。危急时刻,山东昌邑的瞎眼郎中黄元御被太监举荐入宫。他进殿不跪,抓起药渣一闻,便怒斥朱丹溪的理论误人,用凉药治寒病是蠢事。

黄元御生于1705年,山东昌邑一书香门第,自幼苦读,本想科举当官,却因29岁时被误诊,服凉药、遭针刺放血后左眼失明,无法参加科举。30岁时他转而学医,拜于四石为师,钻研医学经典,36岁写出首部医书《素灵微蕴》,44岁完成《伤寒悬解》,医术渐成,与藏梅吉并称“南藏北黄”,行医注重培中气、扶阳抑阴。

黄元御为乾隆诊病时,识破宫女冒充把脉,准确说出皇帝脉象及病症,指出御医方子错误在于脾胃虚冷却用凉药。他开出干姜、砂仁、麦芽的方子,御医劝阻称药太热会致命,乾隆服用后,病情大幅好转。其医理源于《四圣心源》,强调脾胃为轴,需对症施治。

乾隆病愈后封黄元御为御医,赐“妙悟岐黄”匾额。他未久留宫中,提议开辟御药园以保证药材新鲜,还随乾隆南巡,沿途为百姓看病。他著作颇丰,如《四圣心源》《四圣悬枢》等,系统阐释病机,对胖瘦体质的分析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1758年九月十七日,黄元御逝世,享年54岁。死前三月仍在著书,遗言“宁叫天下医绝种,莫让庸术害苍生”,体现出他对庸医害人的痛恨。他的医术强调回归经典、扶阳抑阴,其事迹反映了清中叶医界的学术争论,也展现了他直率不媚上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