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共拼一台好戏!省级文化特派员首次开展跨地市联动,带领龙坞越剧社走出杭州!

“我老六今年活了三十多,这种事情从未碰到过……”“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当越剧、昆曲、京剧等剧种在同一个舞台上交织唱响,会是怎样的精彩?

7月31日下午,西湖区转塘街道龙坞越剧社在省级文化特派员杨浩平的带领下,首次走出杭州,来到湖州市安吉县梅溪镇武康村,与苕溪京韵社开展“文化走亲”交流演出活动。

现场,由龙坞越剧社带来的《打金枝》、《祥林嫂·洞房》节选、《归宁》等好戏轮番上演,婉转的唱腔、悠扬的曲韵、璀璨的服饰绽放光彩,演员们声情并茂的表演更是将戏中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展现了转塘街道乡村文艺团队的风采。与此同时,苕溪京韵社也在其省级文化特派员陈丹丹的带领下,献上了丰富多彩的剧目表演。双方以戏为媒,互相交流学习,不同剧种在舞台上碰撞出新的火花,在场观众掌声阵阵,叫好声不断。

“这次是我们龙坞越剧社自成立以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走出去’。这不仅是社员的锻炼机会,更是我们西湖区乡村文化向外输出的一次尝试。”杨浩平透露,作为入驻外桐坞村的文化特派员,目前他组织创作团队给村子制作的本土越歌《画外桐坞》已基本完成,计划今年亮相,为进一步传播乡村本土文化奠定基础。

“喜欢越剧五十多年,从没想过还能去别的地方演出,我特别激动!”龙坞越剧社社员仇宏昌在此次演出中扮演《祥林嫂·洞房》节选里的贺老六,“我这出戏是小百花越剧院的原表演者王炜佳老师指导的,我之前就特别喜欢他,现在他还时常会发唱段给我。”文化特派员下村后,仇宏昌不仅“追星”成功,还和“偶像”交上了朋友。

“本次活动是省级文化特派员之间的首次联动交流,我们都深受启发。对方演出的内容更多元,社员也更年轻化。”在杨浩平看来,目前乡村戏曲爱好者普遍老龄化,如何吸引更多年轻人是眼下困境。“接下来龙坞越剧社将把招募范围由龙坞片区扩大至全西湖区,期待更多的年轻力量加入。”他表示。

此次“文化走亲”活动以戏为桥,有效传播了西湖乡村越剧文化的实践成果,迈出了乡村文化跨区域交流的第一步。接下来,龙坞越剧社将在省级文化特派员杨浩平的带领下继续“走出去”,让西湖的乡村越剧文化“活起来”,传播向更远的地方、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