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日军投降后,一个骨瘦如柴的中国女子从日军宪兵大队被释放了出来。众人在看清她的面目后吃惊不已,原来,眼前这个非人非鬼的女人,居然是当年山西第一美人侯冬娥,众人感到奇怪的是因为几年就被日军释放了,为何又会出现在这里? 侯冬娥是山西灵丘县东河南镇人,1924年出生在一个普通农家。那会儿村里老人常说,冬娥长到十五六岁时,光是站在自家院门口挑水,就能引得路过的货郎忘了摇拨浪鼓。 皮肤白得像刚剥壳的鸡蛋,眼睛亮得能映出天上的云,提亲的媒婆把她家门槛都快踩塌了——这是1941年之前,她留在乡亲们记忆里的模样。 谁也没料到,日军的铁蹄会把这一切碾碎。1941年秋,日军对晋察冀边区进行大扫荡,灵丘县成了重灾区。当时侯冬娥刚嫁给邻村一个叫赵柱的后生,小两口正准备秋收后盖间新瓦房。那天日军闯进村子时,赵柱为了掩护村民转移,被刺刀挑死在村口老槐树下。 侯冬娥躲在柴房的草垛里,还是被一个日本兵揪了出来。就因为那双眼在惊恐中依然清亮,她被强行拖上了卡车,带到了灵丘县城的日军宪兵队。 一开始,日军只是把她当作“战利品”炫耀。宪兵队的小队长见她长得出众,逼她做“勤务兵”,实则就是想占为己有。侯冬娥抵死不从,被打得嘴角淌血,也死死咬着对方的胳膊不放。 后来日军换了招数,用村里人的性命威胁她,她才被迫屈服。那些日子,她被关在宪兵队后院的小屋里,每天要被七八个日本兵折磨,身上的新伤叠旧伤,原来乌黑的头发大把大把地掉,不到半年,人就瘦得只剩一把骨头。 1943年春天,侯冬娥趁日军换岗的空隙,拖着病体逃了出来。她一路乞讨着往家走,可回到村里才发现,房子早被烧了,亲人要么被杀害,要么逃难去了不知哪里。她不敢停留,辗转到了平型关附近,投奔了一支抗日游击队。她想报仇,想给赵柱和乡亲们讨回公道,哪怕只能给游击队送送情报、缝缝衣服也行。 可命运没给她太多喘息的机会。1944年冬天,她在给游击队送日军布防图时,被叛徒出卖,再次被抓回了灵丘宪兵队。这次日军恨她“不识抬举”,折磨得更狠了。 他们打断了她的左腿,还故意在她脸上划了几刀——仿佛这样就能毁掉她曾经的美丽。侯冬娥疼得昏过去无数次,醒了就骂,骂到嗓子哑了,就用眼神瞪着那些侵略者。 所以1945年日军投降那天,当人们在宪兵队后院发现她时,才会又惊又痛。她不是几年前被“释放”了,而是第一次逃跑后,为了反抗再次落入魔爪。 那些所谓的“释放”传言,不过是日军为了掩盖暴行编造的谎话。被救出来时,她怀里还紧紧揣着一块碎布,上面是她用鲜血画的简易地图,那是她最后一次想送给游击队的情报。 后来有人问过侯冬娥,恨吗?她当时已经说不出完整的话,只是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点头,是恨那些侵略者毁了她的一切;摇头,是她从没后悔过反抗。 新中国成立后,她在政府的帮助下定居在灵丘县城,终身未再嫁。街坊邻居说,她晚年总爱在门口晒太阳,手里摩挲着一块磨得发亮的石头,那是当年赵柱给她做的定情信物。 一个原本能安稳过一生的普通女子,就因为生得美貌,就因为生在那个山河破碎的年代,被卷入了最深的苦难。可即便被摧残到体无完肤,她心里那点不屈的火苗,却从没被浇灭过。这或许就是那个年代中国人的缩影——再柔弱的身躯,也藏着掀翻黑暗的勇气。 这样的侯冬娥,这样的故事,难道不值得我们记住吗?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