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贵州民族大学“红石榴”宣讲团走进黄岗侗寨 推普支教润童心

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

为响应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号召,助力乡村教育发展,暑假期间,贵州民族大学党委宣传部“红石榴”民族团结进步宣讲团走进黔东南州黎平县黄岗村,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以普通话推广为纽带,通过多种趣味横生的朗诵挑战,不仅为孩子们带来趣味语言文化体验,更在潜移默化中搭建起语言传承与文化认同的桥梁。

课堂现场。

贵州省黎平县黄岗村是一个以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村寨。黄岗侗寨村民大多使用侗语交流,普通话的使用相对较少。随着乡村振兴推进,普通话成了他们连接外界、拓宽视野的工具。推普进校园,为孩子们搭起一座从侗寨走向更广阔世界的语言桥,让他们敢说、能说,用标准发音点亮成长路。

课堂现场。

活动伊始,一场别具匠心的“破冰”互动迅速拉近了彼此距离。队员们以“口部操”展开教学,通过生动示范、趣味互动,引导孩子们感知唇部、舌部运动,规范发音基础,小朋友们踊跃参与、跟着节奏,稚嫩面庞上满是求知热忱,为说好普通话筑牢根基。

孩子们进行“口部操”。

在“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诵读环节,队员采用“情景式教学法”,将“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等金句融入互动游戏。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仅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更深刻体会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内涵。在问答交流中,深化对民族团结的理解,让爱国情、团结意在心底扎根。一位侗族小男孩在分享环节动情地说:“我要学好普通话,让更多朋友听到我们侗族的故事。”

问答交流。

贵州民族大学24级戏剧与影视专业研究生魏佳蓥表示,推广普通话不仅是传授技能,更是在播种沟通的勇气和文化的认同,这次“三下乡”实践令她明白,真正的语言艺术不在于舞台上的完美呈现,而在于能用声音打动每一双渴望表达的眼睛。

合影留念。

此次黄岗小学推普实践,是队员们以实际行动助力民族地区语言文化交流的缩影。未来,“红石榴”宣讲团将持续深耕,让普通话成为连接民族情感的桥梁,持续响应国家推普政策,让普通话成为连接各民族文化的“金纽带”,用语言的魅力,让“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文/周丹、程路图/夏雨、郑家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