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99年,考古队登上6700米山峰后,竟然发现冰室中坐着一名年轻的少女,他们大

1999年,考古队登上6700米山峰后,竟然发现冰室中坐着一名年轻的少女,他们大胆走近去看,这名少女仿佛睡着了一样,但很快就有队员发现了少女身上不同寻常的地方。 胡安妮塔生活在15世纪的印加帝国,大概出生在库斯科附近,那时候帝国正扩张领土。她可能来自贵族家庭,因为她的衣物和陪葬品显示出高档材质。研究显示,她在死前一年饮食发生变化,从普通谷物转向更多肉类和玉米,这表明她被选中后得到特殊对待。印加人挑选孩子献祭时,看重健康和外貌,她符合这些标准。 作为献祭对象,她从12岁左右开始接受准备。头发分析证明,她摄入大量古柯叶和玉米酒,这些东西能缓解高原反应,但也让她进入麻醉状态。印加信仰认为,山神控制天气和收成,献出孩子能换来丰收或避免灾难。她被带到高山,仪式中遭受头部重击,这是标准方式,避免其他损伤。 献祭不是随意行为,而是帝国宗教的一部分。印加人相信孩子纯洁,能充当天神信使。胡安妮塔的遗体伴随陶器、金银饰品和羊驼毛披肩,这些物品价值不菲,显示她的地位。她的保存得益于低温,皮肤、头发甚至胃内容物都完整,里面有蔬菜残渣,证明她死前几小时吃过饭。 1995年9月,莱因哈德团队攀登安帕托山,本来是为考古项目,但附近萨班卡亚火山喷发导致冰层崩塌,遗体从山顶滚落约70米。他们看到一个布包,里面就是胡安妮塔。她的脸部完好,眼睛微闭,双手自然放置,看起来不像500年旧尸。团队立刻意识到这是重大发现,迅速运下山,避免融化。 发现后,他们检查陪葬品,包括贝壳、海螺和小型雕像,这些是献给山神的供品。胡安妮塔身穿羊驼毛衣,头戴红鹦鹉羽毛帽,象征神圣。她的姿势是盘坐,这在印加仪式中常见。团队用背包抬她下山,送到阿雷基帕的大学冰柜保存。 这个发现震惊世界,因为之前没找到这么完整的印加遗体。莱因哈德后来写道,火山灰让地面短暂解冻,印加人才建起祭坛。胡安妮塔不是唯一受害者,同年他们还找到两个孩子遗体,证明献祭规模大。她的故事揭示印加如何用生命换取所谓神恩。 后续研究在1996年把她送到美国做CT扫描,显示右眼窝碎裂,头骨有5厘米裂缝,大出血致死。放射专家确认,这是钝器打击造成的,力道像棒球棍。她的DNA属于美洲原住民A2单倍群,独特序列显示安第斯血统。 头发样本分析出高浓度古柯碱和酒精,持续几周摄入,让她在仪式中几乎无知觉。胃里蔬菜证明她死前6到8小时进食。她的饮食变化显示,从普通人转为精英待遇,可能在库斯科参加预备仪式。 胡安妮塔现在存放在阿雷基帕的安第斯圣殿博物馆,玻璃柜保持零下20度。1999年她去日本展出,吸引大量观众。2023年,波兰和秘鲁科学家用3D技术重建她的脸,使用头骨扫描和DNA数据,制作硅胶模型,展示她生前模样。这个重建花了半年,雕塑家奥斯卡·尼尔森用塑料ine塑肌肉,再加毛孔和头发。她的披肩和头饰用羊驼毛复制,自然染色。展览包括她的文物复制品,让人触摸感受重量。 胡安妮塔的结局反映印加帝国的黑暗面,国王和祭司推动这些仪式,认为能维持帝国繁荣,但实际造成无数孩子死亡。她被选为祭品,死于14岁左右,遗体成为历史证据。研究帮助理解印加宗教,但也提醒人类牺牲的代价。 她的发现推动更多高山考古,找到其他献祭现场。科学家通过她学习古人基因演化,甚至疾病传播。但核心是,她不是公主传说,而是真实受害者,印加习俗让她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