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5年,65岁老将李靖攻灭吐谷浑。班师回朝,李靖希望李世民赏赐他吐谷浑可汗夫人,照顾生活起居,颐养天年,李世民非常高兴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大唐贞观九年的长安城,朱雀大街上旌旗猎猎,班师凯旋的号角声震云霄。
六十五岁的卫国公李靖银须拂胸,甲胄在身,胯下战马踩着碎步穿过人山人海。
这位老帅的功勋簿上早已写满传奇,平突厥时他雪夜奔袭阴山,定江南时他三千轻骑破丹阳,如今又带着唐军横穿祁连山,把吐谷浑王庭的帐篷烧成了灰烬。
太极殿前的石阶映着夕阳,李靖的影子被拉得老长,像一柄斜插在地的陌刀。
太极殿内鎏金蟠龙柱上的烛台全数点燃,李世民指尖敲着案几上那份刚呈上的战报。
吐谷浑可汗慕容伏允在逃亡途中自缢,其子慕容顺举国归降,唐军缴获的牛羊马匹足足填满了三十里山谷。
当李靖的身影出现在殿门时,文武百官不约而同屏住了呼吸。
老将军卸甲换上的紫色朝服下摆还沾着戈壁的黄沙,腰间却空空如也,按惯例,大将凯旋该佩剑入朝,可李靖偏偏解下了那柄伴随他半生的环首刀。
李世民从御座起身的幅度比平日更大些,指尖捏着的琉璃盏里葡萄酒晃出暗红痕迹。
皇帝敬酒时特意换了军中粗瓷碗,酒液溅在李靖虎口的茧疤上:“吐谷浑这些年劫我商队、断我河西走廊,卫国公此战不仅拓土千里,更给西域诸国看了大唐的雷霆手段。”
丹墀下史官奋笔疾书,笔尖突然顿住,李靖竟在谢恩后再度俯身,额头触地的声响让乐师手里的笙竽都忘了调。
殿角铜漏滴到第三声时,李靖的请求像块烧红的铁掷进冰水, 慕容伏允那位年过四旬的夫人此刻正囚在鸿胪寺别院,她出身吐谷浑慕容部贵族,年轻时以精通汉文典籍闻名。
李世民摩挲着腰间玉带的动作停了,他记得战报里特别提过,正是这位夫人在伏允欲杀唐使时力谏,才保住使团性命。
宫灯将李靖的影子投在《王会图》屏风上,与西域诸国使臣的形象重叠。
老将军脊背挺得笔直:“臣当年随陛下攻洛阳时伤过腰,这些年阴雨天总要人捶打。
吐谷浑妇人擅推拿之术,更难得通晓兵法。”这话引得程咬金差点喷酒,谁不知道李靖府上连侍妾都没有,书房里堆的尽是兵书与西域地图。
李世民突然想起五日前兵部递来的密奏,吐谷浑降部中有人暗通吐蕃,而慕容伏允的幼子正在吐蕃为质。
他目光扫过殿角垂首的鸿胪寺卿,后者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皇帝突然笑了,笑声震得案头那枝西域进贡的雪莲轻颤:“朕准了!再赐你西市胡商新献的于阗玉枕,听说能治老寒腿。”
三日后李靖府上的晨雾里多了道身影,吐谷浑夫人改换唐装,发间却仍插着那支草原风格的银鹿钗。
她站在书房外看李靖校注《卫公兵法》的背影,案头摊开的正是标注着吐蕃各部驻军的羊皮地图。
老将军没回头,笔尖在纸上游走如蛇:“夫人可知青海湖往逻些的捷径?吐蕃使者上月秘密见过伏允的侄子。”
这场看似荒唐的请赏背后,藏着更深的棋局,慕容家族在吐谷浑余部中仍有威望,而李世民需要有人盯着西北暗涌的危机。
当长安城开始流传“卫国公老来风流”的闲话时,鸿胪寺的密报正通过那位夫人之手,将吐蕃与西突厥联络的路线图画得清清楚楚。
深秋某夜,李靖书房烛火通明,吐谷浑夫人研磨的手突然停下:“松州方向驿马比平日多三倍。”
老将军搁笔疾书,次日凌晨,这份情报连同一卷《吐蕃山川形势考》被送进太极宫。
三个月后吐蕃大军果然陈兵松州,却被提前布防的唐军迎头痛击。
当松赞干布派使者献黄金五千两求娶公主时,李世民在宴席上特意给李靖添了道西域葡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