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型 Linux 发行版的故事,揭示了开源硬件与软件协同发展中的挑战。
Chimera Linux,这个不走寻常路的 Linux 发行版,近日宣布暂停支持 RISC-V 架构,引发了开源社区的关注。
Chimera Linux 的开发者 Nina Kolesa 解释了这一决定的原因:RISC-V 硬件的性能瓶颈阻碍了开发进程。
Kolesa 在 2021 年 10 月购置了一块 SiFive HiFive Unmatched 主板,实际测试后发现其性能仅与 Raspberry Pi 3 相当,难以满足构建需求。
这并非个例,其他 RISC-V 硬件也存在类似问题。
Milk-V Pioneer 是一款拥有 64 个乱序核心的主板,理论上性能强大,但实际测试结果显示其性能更接近 Cortex-A55。
即便是禁用向量指令集的情况下,64 个核心也使得大型项目的构建速度尚可,但 Rust 编写的代码构建速度仍然十分缓慢。
Spacemit K1 和 JH7110 等 RISC-V 芯片的性能也未能达到预期。
Kolesa 团队不得不依赖 qemu 模拟器进行 RISC-V 构建,但这带来了更多问题。
模拟器运行缓慢、不稳定且占用大量资源。
更严重的是,模拟器无法进行可靠的软件包测试,导致误报频出,RISC-V 软件包的构建只能在未经测试的情况下进行。
Kolesa 表示,为了维持可持续的开发,他们需要一块至少与 Raspberry Pi 5 性能相当的 RISC-V 主板。
目前市场上缺乏这样的硬件,大部分 RISC-V 硬件都专注于嵌入式或 AI/NPU 等领域,与 Chimera Linux 的需求不符。
尽管暂停了 RISC-V 的支持,但这并非最终决定。
Kolesa 强调,如果未来出现性能可接受的 RISC-V 硬件,他们将重新引入该架构。
届时,RISC-V 将作为二级架构,与 LoongArch64 一样,经过强制测试,但不启用 LTO。
目前,Chimera Linux 的一级架构包括 aarch64、ppc64le 和 x86_64,三级架构包括 ppc64 和 ppc。
此外,他们还计划在未来几个月内推出 ARMv7 和 ARMv6 32 位存储库支持。
这次“分手”也引发了关于 RISC-V 硬件性能的讨论。
一些 RISC-V 支持者指出,美国制裁对 RISC-V 硬件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
例如,Sophgo SG2380 芯片拥有 16 个 SiFive P670 内核和 8 个 SiFive X280 内核,性能强大,但由于制裁影响,其发布被推迟。
这次事件也凸显了小型 Linux 发行版之间的互助精神。
Adélie Linux 的开发者 Zach van Rijn 为了帮助 Chimera Linux,提供了 Milk-V Pioneer 机器的远程访问权限。
这使得 Kolesa 团队得以测试这款硬件,尽管最终结果并不理想。
Chimera Linux 的案例也反映了 RISC-V 发展面临的挑战。
尽管 RISC-V 拥有开源和灵活的优势,但硬件性能仍是其发展的瓶颈。
未来,RISC-V 硬件能否迎头赶上,满足日益增长的软件需求?
Chimera Linux 的未来动向,或许也取决于 RISC-V 硬件的发展。
Chimera Linux 选择放弃 RISC-V,是因为 RISC-V 本身的问题,还是因为外部环境的限制?
这值得我们深思。
开源硬件和软件的发展需要整个社区的共同努力,只有软硬件协同发展,才能构建繁荣的开源生态。
“如果我真的放弃了对 riscv64 的支持,有人会生气吗?”,Nina Kolesa 曾这样问道。
如今,答案已经揭晓。
未来,RISC-V 的发展将走向何方?
Chimera Linux 又将如何调整其发展战略?
让我们拭目以待。
ktongsoft
rv的坑还是太大,除非能出个i3级别的CPU证明自己不是坑
用户12xxx24
玄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