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民众围攻体育场,试图救出数百名被抓的“壮丁”。 8月1日,文尼察市一座体育场被愤怒的人群围得水泄不通。数百名当地居民手持棍棒和标语,对着警戒线后的防暴警察大喊 “放人”。起因是征兵办突然抓走了近百名男子,塞进体育场准备强制入伍。这些被抓的人里,有刚毕业的大学生,有开货车的司机,甚至还有拄着拐杖的残疾人。 冲突爆发得毫无预兆,当天清晨,征兵办的卡车突然开进居民区,一群穿迷彩服的工作人员拿着名单挨家挨户抓人。目击者说,他们根本不管对方有没有服役资格,只要是男性就往车上拖。一名妇女追着卡车跑了三条街,哭着求士兵放过她刚做完手术的丈夫,结果被推搡在地。消息很快在社区传开,愤怒的居民自发聚集到体育场,有人翻墙进去救人,有人用手机直播现场。 警方的反应异常激烈,防暴队迅速封锁了体育场周边,用高压水枪和催泪瓦斯驱散人群。现场视频显示,一名老人被催泪弹击中眼睛,捂着面部在地上打滚。冲突持续了三个多小时,至少37人被逮捕,其中包括两名记者。有目击者称,警方在押送被捕者时使用了过度武力,一名青年的手臂被警棍打得血肉模糊。 这场冲突的背后,是乌克兰愈演愈烈的征兵危机。自 2022 年全面动员以来,乌克兰已经进行了八轮征兵,适龄男性被禁止离境。但随着前线伤亡不断攀升,现有兵源根本不够用。2025年7月,泽连斯基签署法律,允许招募60岁以上男性入伍,连退休老人都成了征兵目标。 更离谱的是,政府还盯上了未成年人,美国持续施压要求将征兵年龄下限降至18岁,尽管泽连斯基公开反对,但军方已经开始在高中发放征兵传单。 而强制征兵引发的暴力事件早已不是第一次。今年4月,文尼察地区一对军人父子因拒服兵役开枪射杀警察;7月,外喀尔巴阡州一名匈牙利裔男子被征兵人员殴打致死。 这些事件暴露了乌克兰征兵体系的溃烂,基层征兵办为了完成指标,不择手段抓人,甚至出现“按户摊派” 的荒唐做法。有村民透露,有些村庄被要求每十户必须交出一名壮丁,交不出来就拿村长是问。 民众的反抗情绪已经到了临界点,在基辅、敖德萨等城市,最近几个月频繁爆发反征兵游行。社交媒体上,#StopTheDraft(停止征兵)的话题持续刷屏,大量年轻人分享自己躲进深山、伪造病历甚至自残逃避兵役的经历。 更讽刺的是,征兵腐败愈演愈烈,只要花6000美元,就能买到医学豁免证明,光明正大地出国“避难”。这种贫富差距悬殊的征兵政策,彻底撕裂了社会信任。 国际社会的反应却显得冷漠,尽管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多次呼吁乌克兰 “让年轻人参战”,但对这场流血冲突却只字不提。欧盟方面则忙着讨论对俄新制裁,仿佛乌克兰民众的死活与他们无关。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则借机抨击基辅政权“把人民当炮灰”,还公布了乌军前线士兵的惨状视频,试图激化乌克兰内部矛盾。 这场体育场冲突只是冰山一角,乌克兰的征兵机器正在把整个国家拖入深渊。前线士兵的平均存活时间不到两周,后方民众为了保命不得不与政府对抗。更可怕的是,这种恶性循环看不到尽头,为了补充兵力,政府只能加大征兵力度,而征兵越严苛,民众反抗越激烈,形成一个死循环。 在文尼察的街头,冲突虽然暂时平息,但空气中依然弥漫着紧张的气息。被释放的被捕者家属在警察局外静坐,要求严惩施暴者。而征兵办的卡车,第二天又出现在另一个街区。这个国家正在为一场看不到希望的战争付出惨重代价,而那些被推上战场的年轻人,或许永远也回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