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后再看范伟,才明白他和赵本山散伙,绝不是因为那7000块钱

吃瓜老九菜 2023-10-03 13:13:42

18年后再看范伟,才明白他和赵本山散伙,绝不是因为那7000块钱

前段时间,中国著名演员范伟在韩国传来了好消息,凭借在电视剧《漫长的季节》中的精湛表演,荣获了首尔国际电视剧大赏的“最佳男演员”大奖。这一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不仅在韩国,乃至整个亚洲影视界都引起了热议。

这个奖项对范伟来说意义重大,这是他多年来在演技上不断磨砺、厚积薄发的结果。如今已经61岁的他,凭借出色的演技和独特的风格,成功地打入了国际市场,赢得了韩国观众的喜爱和认可。

回想起18年前,范伟还只能跟赵本山一起出演小品喜剧,然而时光荏苒,今天的他已经不再是那个只能出演喜剧的演员。他的表演风格从喜剧扩展到了正剧,从国内走向了国际,赢得了众多观众的喜爱和尊重。

值得注意的是,在范伟荣获“韩国视帝”之前,他的老朋友赵本山也带来了一个惊喜。已经很久没有主演电视剧的赵本山,竟然带着一众徒弟推出了新作《鹊刀门传奇》。

由于赵本山领衔主演,《鹊刀门传奇》成为了一部备受期待的作品。然而,口碑却如同一道分水岭,两极分化严重。

一些观众被剧中层出不穷的笑料打动,捧腹大笑,对那些深度剖析娱乐圈的情节赞不绝口。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赵本山的喜剧功力在这么多年的沉淀中并未有所突破,甚至有倒退的迹象,小品式的演绎方式也让人感到疲劳。

尽管《鹊刀门传奇》最终以8.1的高分落幕,和大热剧《狂飙》的评分难分高下,也算得上是一部成功的剧集。但是,观众们的评价却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不同的意见与看法在无声中交错,犹如一场博弈。

然而,这部剧与范伟主演的《漫长的季节》相比,却显得相去甚远。当许多人看到范伟在首尔获奖后,更是直言不讳地表示,他当年选择与赵本山分道扬镳,无疑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至于那7000块钱,也不过是他离开的微不足道的原因罢了。

2005年,范伟和赵本山在央视的舞台上合作完小品《功夫》后,便逐渐分道扬镳,不再携手。

据传,这背后的原因在于赵本山过于自以为是,给范伟的演出费微薄。这一点,高秀敏作为他们的老搭档也曾提及过。

早年间,赵本山、范伟和高秀敏被誉为喜剧界的“铁三角”,受邀于众多演出场合。当然,多数观众都是冲着赵本山而来。

有一次,赵本山、范伟和高秀敏三人结伴前往四川进行了七场演出。在经过紧张而精彩的表演之后,主办方慷慨地给了赵本山42万元的演出费。这笔巨款是他们三人的辛勤努力的成果,但是赵本山在分配收入时,只给了范伟7000元。

高秀敏得知这个消息后,觉得赵本山的行为有些过分。她认为,尽管范伟在演出中扮演的是配角,但他的作用同样非常重要。高秀敏提议,赵本山至少应该给范伟两万元的收入。但是,赵本山对她的建议并不以为然。

他固执地认为,范伟之所以能够成名,全都是靠他的提携和帮助,因此不应该从他这里获得更多的收入。他暗示范伟可以在其他地方寻求收入来源。

范伟离开赵本山的原因,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据说,在赵本山和搭档高秀敏因演出费分赃不均而散伙后,范伟也选择了与赵本山分道扬镳。但是,这个原因似乎并没有得到广大网友的认可。

事实上,范伟离开赵本山之后的发展经历,让我们不禁思考,他离开赵本山的原因绝不仅仅是因为那7000块钱。

坊间传闻,经过这件事情,范伟彻底看清了赵本山的为人。于是,在高秀敏与赵本山散伙后的第二年,他也选择与赵本山分道扬镳了。但是,搭档之间因为演出费分得不均而散伙的情况不在少数,所以这一散伙原因似乎得到了很多网友的认可。

然而,离开赵本山之后的范伟,他的发展经历却在一次次告诉我们,他选择与赵本山分道扬镳,绝不是因为那7000块钱。范伟离开赵本山之后,他并没有一蹶不振,反而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和努力,逐渐在娱乐圈崭露头角。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和价值,获得了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范伟的表演风格独特,深受观众喜爱他。不仅具备扎实的表演基本功,还擅长运用生动的表现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在舞台上,他总是能将角色刻画得淋漓尽致,让观众感同身受。这也为他日后在影视作品中的表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你翻开范伟的成长历程,你会清楚地发现,他内心深处一直怀揣着的是演员之梦,而非小品演员的身份。人生的曲折与变幻,或许就是他最初的愿望无法如愿以偿的根源。

出生于1962年的范伟,在辽宁沈阳的一户普通家庭中诞生。在这个家庭中,他排行最小,上面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哥哥。

范伟的父母都是普通人,父亲在工厂劳作,母亲则是一名售货员,他们虽然生活朴素,但却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尤其是对生性腼腆的范伟,更是倾注了无尽的心血。

据说为了帮助范伟摆脱性格上的桎梏,他的父母尝试了各种方法,就如同一对摸索着前行的盲人,寻找着那把可以打开范伟内心的钥匙。他们曾试图让他去跳舞,去唱歌,然而这些尝试都以失败而告终,因为范伟的心中并没有歌舞的天赋。

然而,天无绝人之路,在范伟的生命中出现了位贵人——一位慧眼识珠的老师。他发现了范伟在讲故事方面的天赋,范伟的表演生动而富有感染力。这位老师如同一位指引者,为范伟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他鼓励范伟说:“你有一张会说话的脸,你的表演富有感染力,这些都是当演员的宝贵天赋。”自此,范伟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开始了演艺之路。

范伟的父母却理解错了,他们认为范伟在相声方面有天赋,于是在范伟16岁那年,他们就把范伟送到沈阳曲艺团学习,并让他拜相声演员陈连仲为师。

在范伟的努力下,仅仅五年时间,他便从相声小白成为相声界的一颗新星,打开了沈阳曲艺团的大门。

这意味着范伟将依靠表演相声来谋生。然而,作为新人,团队不可能为他准备好相声剧本。在这种情况下,范伟的另一项才能被逼了出来,那就是自己创作相声的能力。

范伟的这种才能其实来自于他的父亲。虽然范伟的父亲在工厂工作,但他是厂里的宣传干事,并且热爱文学和写作。他写完作品后,会向各处投稿。或许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下,范伟也积攒了不少的文学底蕴,并借此改写了自己的命运。

他创作的第一个相声《一个厂长的日记》就得到了团队的认可。范伟的创作才华犹如一朵绚烂的花朵,被迫在逆境中绽放。

范伟的表演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公开播出后,便在东三省一跃成为了喜剧名人。赴京发展,犹如板上钉钉,顺理成章。

然而,他万万没有预料到,让他在全国观众面前声名大噪的,不是他的相声表演,而是他和赵本山搭档的小品。

实际上,早在1990年,范伟便与赵本山携手步入小品表演的舞台,但他们当时并未在央视春晚的舞台上绽放光彩。那一年的赵本山在春晚的搭档是黄小娟,而范伟则需要等待属于他的机会。

这一刻,赵本山的名气显然比范伟更为响亮。在1995年的央视春晚,我们终于得以一睹范伟的风采。

他与赵本山联袂出演小品《牛大叔提干》,凭借精湛的演技和幽默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也荣获了小品类二等奖的殊荣。

范伟的表演才华终于得到了肯定和认可,而这一成功也让他在演艺事业上更上一层楼。

此时的范伟,已经步入三十三岁的门槛,终于在小品界崭露头角。但那时,他只是赵本山的绿叶罢了,如同吴孟达陪伴周星驰一般。笑料和包袱的焦点都集中在赵本山身上,范伟仅是辅助表演而已。

由于这种角色分配,赵本山在演出费的分配上自然占据了大部分。对此,范伟并未怨言,毕竟在赵本山的引领下,他通过《卖拐》、《卖车》等一系列小品,成为了无数观众心中无法取代的小品明星。

最为关键的是,范伟在参演了赵本山执导的《刘老根》、《马大帅》等剧之后,才逐渐转型为一名影视剧演员。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一转型竟然让范伟在影视圈中取得了不小的成就。2004年,他凭借在电影《看车人的七月》中的精湛表演,赢得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影帝奖杯,这充分证明了范伟的演技实力不容小觑。

而这座奖杯也成为他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使其认识到自己内心深处一直渴望成为一名真正的演员,而非仅限于相声和小品领域的表演。

范伟个性内向,甚至有些极度自卑,他发现自己在小品舞台上并不算很出色,尤其是面对如央视春晚这样高规格的舞台,他的自信逐渐消磨。

因此,在2005年的春晚小品表演之后,他决定全身心地退出春晚舞台,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影视表演领域。

或许是范伟的退出太过突然,让赵本山有些措手不及,这难免让他产生些许情绪。因此,他曾发表过一些对范伟不利的言论,外界因此猜测他们散伙是因为范伟“耍大牌”。

然而,他们之间的矛盾显然已经得到了解决。在2011年,他们共同出演了电影《建党大业》,拍摄现场,我们常常看到他们会坐在一起进行友好的互动。这充分证明,他们已经和好如初了。

范伟不止一次在媒体面前感谢赵本山的提携,可见他并非是忘恩负义之人。2019年,范伟还回归《刘老根3》,重新扮演了“药匣子”一角,这表明范伟和赵本山之间早已没有了隔阂。然而,为什么除此之外,他们就再无合作呢?

实际上,只要看过范伟这些年的作品,我们就会明白他不再与赵本山合作的原因。他们的表演理念和领域有着越来越大的差异。

曾经,范伟可以和赵本山一起在舞台或影视剧中尽情展现他作为东北人的幽默天赋,他可以是“范德彪”,也可以是“药匣子”。

然而,自2005年以来,范伟不再满足于单一的喜剧表演,他渴望在影视剧中体验更多不同的人生,尤其是演绎小人物的悲剧。

2006年,他已经在电影《芳香之旅》中饰演了一位名叫“老崔”的公交车司机。为了更好地诠释这个角色,他不仅撰写了长达一万多字的人物传记,还为了体现“老崔”劳模的形象,在拍摄前成功地减轻了二十多斤体重。而最令人惊叹的是,他在剧中扮演植物人后需要流泪的场景。

据说,这场戏之所以深入人心,完全得益于他提前去医院对植物人进行了长时间的观察。正是通过他细致入微的观察,他才领悟到植物人流泪的表演技巧。

而在他拍摄时成功流下泪的那一刹那,范伟喜悦地感叹这是他2006年最幸福的一个瞬间。就此一点,我们便该明白,自那时起,范伟的追求与目标已与赵本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当时的赵本山在小品界中“独霸一方”,他麾下诸多弟子期待他的提携与指引,而范伟却开始独自享受着演绎悲剧的历程。当然,随着范伟在演艺道路上越发自如的驰骋,他的表演领域竟然可以在悲剧和喜剧,以及正派与反派之间自由穿插。

2008年,他刚在冯小刚的喜剧《非诚勿扰》中饰演了天使集团的投资人“范先生”这一角色,随即又在情感大剧《老大的幸福》里,范伟又化身为踏实肯干、心地善良的足疗师。

至关重要的是,范伟凭借此剧的出色演绎,在金鹰节和上海电视节上斩获了观众喜爱和最具号召力的电视剧男演员这两项大奖。

至此,我们不得不感叹范伟老师的卓越表现,他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剧抛脸”演员。令人惊喜的是,他的未来似乎还有无限可能。范伟硬是让自己在演艺圈中独树一帜,与众不同。

许多男演员随着年龄的增长,戏路逐渐狭窄,最终只能扮演配角,甚至男主角的父亲。而范伟却不受这种限制,他的表演才华和魅力足以让他在各种角色中游刃有余。

范伟则与众不同,随着时光的推移,他不仅在戏路上无所限制,反而在演艺圈中越发威猛,成为了各大演技奖项的焦点人物。

2016年,他凭借在《不成问题的问题》中饰演的丁主任一角,一举斩获了台湾金马奖的“影帝”奖杯,这部作品让我们深刻见识到了范伟诠释圆滑小人的功力。

而与张艺谋合作拍摄《一秒钟》时,他又能瞬间改变以往的形象,将一个金牌放映员演绎得入木三分,同时荣获了金鸡奖和华鼎奖的最佳男配角大奖。

显然,范伟的演技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他对得奖与否已无执念,唯一期望的就是能够遇到好的剧本。

幸运的是,在范伟60岁之际,他终于遇到了一个满足他所有期待的剧本——《漫长的季节》。这部作品不仅让范伟的演技得到了极致的发挥,也让他再次成为各大奖项的焦点人物。

他在剧中的角色“王响”,就像一列呼啸而过的火车,曾经的火车司机如今转行开了出租车,他的旅程充满了人生的曲折和坎坷。

范伟在演绎这个角色时,感受到了父亲和哥哥般的温暖,剧本中的故事背景在东北,这一片广袤的土地也为他的表演增添了几分色彩。

这些元素仿佛是为他量身定制,使他在这个角色中发挥得淋漓尽致,观众们也为之倾倒。

这部剧的评分高达9.4,成为了2023年国产电视剧的翘楚,更重要的是,它已经火遍了国外,让年届六十一的范伟再次突破自我,荣获了韩国的“视帝”大奖。

这一成就足以让他的老搭档赵本山相形见绌,毕竟他们追求的目标和肩负的责任大相径庭。

赵本山肩负着东北小品和喜剧的未来,还有众多徒弟需要他的扶持,他似乎只能停留在熟悉的“舒适圈”里。然而,范伟却不同,他以勇敢的挑战和不断的突破,展现出了无限可能。

不过,我们也不能一味责备他的退步,毕竟他和范伟一样,在自己的领域早已登上了巅峰。他之所以没有完全退休,完全是出于对责任的坚守。

目前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接班人,这或许也是他继续活跃在舞台上的原因之一。当然,这对观众来说也是一件好事,这意味着未来赵本山和范伟可能会再次联手,为我们带来新的精彩表演。

2 阅读:1035

评论列表

树军

树军

1
2023-10-05 01:02

“分赃不均”,用词不当吧[得瑟]

吃瓜老九菜

吃瓜老九菜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