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行刑为什么选在“午时三刻”?“十恶不赦”又是哪“十恶”?

子明感感 2024-05-28 07:17:19

文 | 空纸

编辑 | 空纸

前言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看了这么多年的古装影视剧,似乎经常有着“杀头”的戏码。

这种戏份,一方面是为了表现封建制度王朝下的律法残酷,动辄满门抄斩、人头落地,另一方面就是为了增强戏剧冲突。

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桥段,要么是主角,要么是对主角很重要的人,在刽子手大刀即将落下的那一刻,总有人能在紧要关头跳出来,阻止继续行刑。

其中最常见的方式就是,监刑官非要等到“午时三刻”,然后大喊一声“午时三刻已到,行刑”,这时候就会有人跳出来高喊“刀下留人”。

类似的剧情,在各种影视剧当中屡见不鲜,以至于观众都看得有些厌烦了,忍不住吐槽,说为什么非要等到午时三刻,反派就是喜欢拖时间,才给了主角翻盘的时机。

其实这并不是影视剧编剧或导演故意设置的桥段,而是从古代开始,执行“杀头”时都要等到午时三刻,早已成为了传统。

但关于行刑的准确时间,却又从不曾看到任何古籍当中有着明文规定,那么为什么古代行刑非要等到午时三刻呢?

午时三刻

在了解这个有关于行刑的传统之前,我们先要知道“午时三刻”究竟是什么时候。

古代的时间计量方式,跟如今有着很大的不同,古代每天分为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相当于如今的两个小时。

前几年出过一部由同名原著小说改编而成的电视剧,名为《长安十二时辰》,意思就是“在长安城内一天时间所发生的事情”。

古代的时辰,对应的是“十二地支”,而这十二地支又分别对应一种动物,也就是如今我们所熟知的“十二生肖”。

按照这种时间的计量方式,“午时”所代表的并非是如今的某个小时,换算过来而是某个时间段。

对应如今的24小时,古代的“午时”也就是在上午的11点到下午的1点之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午时分。

在这个时间段,一天内的太阳光最猛烈,等到午时一过,太阳西移,时间就开始朝着下午而去。

之所以将“杀头”这类的行刑选在午时,就是挑中了这个太阳最为强烈的时间段。

因为古代讲究“阴阳之说”,每天的23点到凌晨1点之间,被称作“子时”,是古代一天当中“阴气”最重的时刻,很多恐怖故事也喜欢将这个时间选做背景时间。

而反之太阳光最强烈的“午时”,便是古代一天当中,“阳气”最重的时刻,一切的阴气荡然无存。

古人除了讲究“阴阳之说”,还信“鬼神之说”,阴气容易滋养所谓的鬼魂,而阳气能驱散鬼魂。

所以古代行刑之所以选在午时,就是为了让犯人“连鬼都做不了”。

这一方面是对犯人的最大惩戒,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行刑的刽子手感到“心安”。

否则一想到晚上会有死者的孤魂野鬼来找自己,谁还敢干刽子手这份工作?

那么或许有人会问了,既然午时就算古代一天阳气最重的时候,那为什么还会有“午时三刻”的说法,这个“午时三刻”又具体是什么时候?

如今我们所认为一天日头最盛的时候,就是正午时分,也就是刚好12点的时候。

但在古代,他们观察时间所用的工具称作“日晷”,是依据太阳光照在日晷上,跟晷针所产生的影子来判断时间。

而他们将影子最短的时间,认定为一天当中太阳光最盛的时候,也就是俗称的“午时三刻”。

而“刻”则源自古代另一种时间计量工具,也就是用水滴计时的“漏壶”,一昼夜共分为一百刻,换算成如今的时间,“一刻”相当于现在的“十五分钟”。

所以午时三刻所代表的具体时间,用如今的算法来说,就是11点45分和12点45分。

没错,古代的“午时三刻”有着两个时间点,毕竟11点和12点都算在“午时”以内。

但古代行刑并不是全部选在“午时三刻”,这是长年以来电视剧的误导,古代行刑也是讲究时辰,分批对犯人进行处刑。

例如犯人如果不是犯了十恶不赦的重罪,那么行刑时间就选在正午,也就是每天的12点,这样能够让犯人残留鬼魂,可以去转世投胎。

但如果犯人是犯下了十恶不赦的重罪,那就让他连鬼也做不了,就会将行刑时间选在午时三刻。

“十恶不赦”的“十恶”

而所谓的“十恶不赦”,其中的“十恶”指的是古代十种不可饶恕的重罪,只要是犯了这“十恶”的人,都难逃一死的下场。

其中“十恶”之首,就是常说的“谋反”,也就是造反、挑战皇权,这在皇权至上的封建社会,就是最大的罪过。

再就是“谋大逆”和“谋逆”,虽然听上去差不多,但意思却天差地别。

“谋大逆”指的是没有造反,但对皇权的附属品造成了侵犯,比如挖掘了皇帝陵墓、毁坏了皇室宗庙或者宫殿。

而“谋逆”相当于如今的“叛国罪”,比如战场之上投降,或者临阵脱逃,都有可能被判“谋逆”罪。

仅凭这三点就能看出,在古代封建王朝,就算是叛国,也比不上挑战皇帝的权威,或者侵犯可以代表皇权的事物。

再就是“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等剩下的几恶。

其中“恶逆”指的是“弑杀亲人”的罪过,这跟“不孝”还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不道”指的也是杀人的罪过,但一般只有滥杀之人,比如杀了超过3人以上,才会被判个“不道”之罪。

“大不敬”还是对于皇权的挑战,但程度没有那么严重,一般就是说了皇帝的坏话,或者对皇族造成了伤害。

再就是“不孝”,我国从古至今都讲究个“百善孝为先”,孝道永远都是重中之重,而如果对自己的父母不尊敬,比如用言语咒骂甚至只是不尊敬,都可能会被判“不孝”之罪。

在古代,如果父母觉得孩子“不孝”,可以直接去官府上告,都不用出示证据,人家官员直接问“要死的还是活的”,也就是说如果父母觉得你不孝,就可以直接让官府就地打死。

“不睦”指的也是对于长辈的尊敬问题,如果伤害了家中非父母的长辈,那就会被判处“不睦”之罪。

“不义”则是杀害了自己的长官,在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里,主角张小敬就是因为杀害了自己的长官,被判处了“十恶之九”,也就是“不义”之罪。

最后的“内乱”也可以被称作“乱伦”,也就是跟家中的女性,发生了不正当关系。

以上这“十恶”,就是俗称的“十恶不赦”,基本上只要是犯了,那就是个午时三刻斩首杀头的大罪,连鬼都做不成的下场。

但还有一种说法,说之所以将行刑时间选在午时三刻,是因为这个时间点,是人一天当中最疲倦的时候,能够让犯人在被砍头的时候,少一些痛苦。

但这种说法却跟“做不成鬼”的说法有说矛盾,毕竟马上都要被杀头了,犯人又怎么可能还顾得上疲惫,因此这个说法并没有得到太多人的认可。

推出午门外斩首

就像“午时三刻已到,行刑”一样,在古装影视剧当中,我们经常还能听到一句“推出午门外,斩首示众”的话。

这种话一般都是由皇帝说出口,毕竟所谓的“午门”,在明清两代时候,指的就是紫禁城的正门,也就是如今故宫博物院的大门。

能够在紫禁城里发号施令,下达斩首之刑的,也就只有皇帝一人了。

只不过很多人听了这句话,以为就是将惹怒了皇帝的犯人,带到午门杀头。

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因为“午门”不仅是皇宫的正门,还是古代皇帝举行很多大型活动的固定场所。

这种地方,又怎么可能被晦气的鲜血所玷污?

因此所谓的“推出午门外”,意思大概就是“不要在皇宫里杀人,以免玷污了至高无上的皇权”。

而普遍的行刑地点,还是在菜市口,因为古代这里人流量最多,在这里行刑才能起到“示众”的效果。

所以很多电视剧里,皇帝喊一声“推出午门外斩首示众”后,士兵架着犯人出了大殿,马上就传来被杀的惨叫声,这种桥段存在明显的误区。

而一般会在午门进行的刑法,多半就是“廷仗”。

所谓的廷仗,就是大臣惹怒了皇帝,或者犯了错需要得到惩罚,皇帝就会赏赐给他们一顿廷仗,也就是用板子打屁股。

古代很多言官,为了追求青史留名,一般都会拼命顶撞皇帝,然后求得一顿廷仗,如果被打死了,就达到了古代文官“死谏”的最高荣誉。

结语

无论是“午时三刻斩首”还是“推出午门外”,其实都有着讲究,而不是像一些电视剧那样,就借用了个名头,但拍出来的内容却存在误差。

所以在观看这些电视剧时,对于里面的内容或者知识点,也不要想当然以为就是如此,还需要我们仔细去分辨对错。

1 阅读:1

子明感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