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悔之晚矣,外媒披露:中国拒绝和印度联手抗美 如果莫迪知道会被中、俄拒绝,还会在金砖、上合内部,跟我们唱对台戏吗?这两天,关于印度最大的新闻,还是特朗普对莫迪极限施压,要割印度的韭菜。 莫迪最近的日子怕是不好过,你看,美国那边又开始给他使绊子了,先是宣布对印度的光伏电池板加征 25% 的关税,这一下就把印度新能源产业的脖子给卡住了。 这还不算完,美国芯片巨头英特尔紧跟着又放了个大招,说要暂停对印度半导体工厂的技术授权,理由是 “印度没能满足美方的安全审查要求”。 这事儿可比加关税更要命,印度为了发展半导体产业,前前后后砸了 20 多亿美元在古吉拉特邦建芯片厂,本来指望靠英特尔的技术把厂子盘活,现在技术一断,这 20 多亿怕是要打水漂,工厂能不能开起来都成了未知数。 其实,这事儿说起来也怪莫迪自己。之前在金砖、上合这些国际组织里,他总想着耍小聪明,结果把路给走窄了。就说金砖扩员吧,去年大家都觉得是时候拉些新成员进来,把这个组织搞得更大更强。 巴西想拉些南美国家,俄罗斯想吸纳中亚的盟友,中国也拿出了详细的扩容名单,连南非都举双手赞成。可偏偏莫迪政府跳出来反对,一会儿说埃及 “经济体量不够”,一会儿又嫌埃塞俄比亚 “治理水平不足”,硬生生把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拖成了拉锯战,最后搞得其他国家都挺不高兴的。 上合组织里的事儿就更让人看不懂了。中俄提议搞个区域反恐情报共享平台,本来是为了大家的安全着想,印度却以 “涉及内政” 为由不签字,搞得这个平台到现在都没法正常运作。 中亚国家力推的跨区域铁路网计划,本来能让中亚的矿产更方便地运到印度洋,对印度的贸易也有好处,可印度突然跳出来说要重新评估投资回报率,硬生生让项目停了小半年,气得中亚国家直摇头。 莫迪当时打的算盘其实挺明显的,就是想通过给中俄添堵,让美国看到他的 “价值”,以为这样就能换来美国的好处。可他忘了,美国向来是只算自己的账,哪会真把印度当回事?这边印度刚在上合否决了中俄的能源合作提案,那边美国就把关税大棒挥了过来,一点情面都不讲。 眼看着国内经济越来越糟,莫迪急了,开始想找中俄帮忙。他先让外交部长苏杰生去莫斯科见拉夫罗夫,想问问俄罗斯能不能一起对付美国。 拉夫罗夫倒是挺客气,没直接拒绝,可话里有话,慢悠悠地提了一句“还记得上合那个反恐平台的事吗?” 苏杰生一听就明白了,这是在说印度之前不配合的事,只好灰溜溜地回来了。 转头找中国吧,得到的回复更直接“多边合作的基础是相互尊重,不是临时抱佛脚。” 这话虽然听着客气,可意思很明白,平时不合作,有事才想起联手,哪有这么好的事? 你想啊,去年金砖峰会上,印度刚否决了中国提出的本币结算倡议,转头就跑去和美国签货币互换协议,现在美国翻脸了,又想拉着中国当挡箭牌,换谁也不乐意啊。 更让莫迪头疼的是,美国还在步步紧逼。美国贸易代表戴琪最近放话了,要是印度不取消对美国农产品的进口限制,下一步就会对印度的软件服务加征关税。这软件服务可是印度的支柱产业,占了全国出口额的 15%,要是真加税,不知道多少软件公司要关门,多少人要失业。 现在的莫迪算是两头为难。想回头跟中俄缓和关系吧,之前结下的疙瘩没那么容易解开;硬着头皮跟美国扛吧,国内经济又实在扛不住。最近的民调显示,莫迪的支持率已经从三个月前的 58% 跌到了 49%,这可是个危险的信号。 莫迪也不是没放软话,最近在人民党集会上,他突然提到 “要重视与周边国家的传统友谊”,这话里的悔意谁都听得出来。 可时机早就错过了,中国商务部刚宣布和巴西签署了新的大豆贸易协议,用人民币结算的份额提升到了 60%;俄罗斯也和沙特达成了石油人民币结算备忘录。这两个消息传来,莫迪心里肯定不是滋味,这些合作原本印度都有机会参与的。 下个月金砖峰会就要召开了,印度还是轮值主席国,本来想借着这个机会好好提升一下国际地位,现在看来,能不能顺利推进议程都成问题。 埃及总统塞西已经放话说 “不解决扩容分歧就不参会”,南非更是放出风来,要把议题改成 “讨论如何应对单边制裁”,这明摆着是给美国和印度上眼药。 说到底,莫迪还是把大国之间的博弈想得太简单了,总以为左右摇摆能占到便宜,却忘了合作的基础是互信。现在美国要割韭菜,中俄又不接茬,印度只能自己吞下这颗苦果。下个月的金砖峰会上,莫迪这个轮值主席国主席,怕是要在各国领导人的目光里,品出些苦涩的滋味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