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秦风遗韵”实践团队来咸阳,开展了一系列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用青春力量为非遗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新活力。
实践团队来到旬邑县,与旬邑县彩贴剪纸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赵金娥交流学习。赵金娥作为“剪花娘子”库淑兰的亲传弟子,其家宛如一座充满民俗气息的剪纸艺术殿堂。一幅幅精美的旬邑剪纸作品风格多样,将生活场景栩栩如生地“剪”于纸上,每一刀都凝聚着岁月的沉淀和指尖的智慧。
“从‘会剪’到‘懂剪’,是一个将心融入红纸的修行过程。”赵金娥向实践团队讲述了剪纸艺术的魅力,让大家对剪纸的理解深入到生命哲学与精神内涵的层面。在赵金娥的手把手教学下,实践团队体验了剪纸的乐趣。红纸在手中逐渐变出活泼的动物、生动的花卉等图案,让大家深切感受到了非遗的魅力。
随后,实践团队前往位于旬邑县湫坡头镇看花宫村的陕北公学旧址进行参观学习。那里曾是革命先辈工作和学习的地方。在旧址内,大家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辈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
在咸阳市康复教育学校,实践团队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美育课堂。他们将所学的剪纸、面塑等非遗技艺带到课堂上,手把手教孩子们制作简单的非遗作品,活动现场气氛温馨和谐。制作过程中,孩子们一丝不苟,不一会儿,看着亲手制作的剪纸和面塑,孩子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咸阳日报杨雯雯王秀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