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舰机无视警告,要强行加入中俄联演舰队,接下来一幕让它们全都老实了 中俄“海上联合-2025”联演期间,美日韩三国舰机的挑衅行为堪称一场现实版的“海上谍影”。根据央视和俄媒披露,这些国家的舰机频繁抵近编队,甚至试图强行插入正在航行的中俄舰队,妄图干扰正常演练。然而它们低估了中俄的协同作战能力,最终在一系列反制措施下碰了钉子。 事情的起因要从中俄在日本海的战略布局说起。此次联演以“联合维护战略通道安全、联合应对西太安全威胁”为主题,中俄派出多艘先进舰艇组成混编编队,包括中国的绍兴舰、乌鲁木齐舰,俄罗斯的“特里布茨海军上将”号反潜舰等。 这些舰艇不仅装备了先进的雷达和导弹系统,还具备强大的电子战能力。演习课目涵盖援潜救生、联合反潜、防空反导等实战化内容,甚至包括实际使用武器训练,旨在检验两国海军在复杂环境下的协同作战水平。 美日韩显然对中俄的合作深感不安。据RT电视台报道,三国舰机从联演开始就频繁在周边活动,试图通过抵近侦察获取情报。它们的行为极具挑衅性:美军驱逐舰“查菲”号一度接近俄罗斯领海,甚至升起信号旗准备起飞直升机;日本和韩国的军机则多次进入中俄舰艇的防空识别区,进行近距离监视。这种行为不仅违反国际惯例,也对演习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面对挑衅,中俄联合指挥部迅速启动应对机制。首先采取的是电子压制手段。俄军“克拉苏哈”电子战系统立即启动,对三国舰机的雷达和通信系统进行干扰,使其无法正常获取信息。 与此同时,中方舰艇的有源相控阵雷达也锁定了目标,实时跟踪其动向。这种电子对抗让美日韩的舰机如同“瞎子摸象”,既无法准确判断中俄编队的位置,也难以与后方指挥部取得有效联系。 紧接着,中俄展开了反潜战术演练。根据演习计划,中俄舰艇组成反潜队形,开启声呐系统对周边海域进行拉网式搜索。俄方的“特里布茨海军上将”号反潜舰凭借先进的拖曳声呐,很快锁定了一艘试图接近的潜艇目标。 中方的直-9直升机随即起飞,携带反潜鱼雷对模拟目标进行攻击。这种协同作战展示了中俄在水下攻防领域的高度默契,也让试图潜伏侦察的敌方潜艇不敢轻举妄动。 更让三国舰机感到压力的是中俄的实弹射击演练。在对海作战课目中,中俄舰艇突然转向,对预设靶标进行集中火力打击。绍兴舰和“响亮”号护卫舰的主炮齐声轰鸣,数百发炮弹准确命中数千米外的靶船,海面瞬间腾起巨大的水柱。这种“秀肌肉”的方式传递了明确信号:任何试图干扰演习的行为都将面临强硬回应。 在一系列反制措施下,美日韩的舰机逐渐陷入被动。美军“查菲”号驱逐舰在距离俄舰不足60米时被迫改变航向,日本航空自卫队的战机也因电子干扰无法保持稳定飞行,最终悻悻离去。韩国方面虽然出动了驱逐舰进行监视,但面对中俄严密的防御体系,也只能在远处徘徊。 这场较量的结果充分展示了中俄海军的协同作战能力。正如俄军事专家丹德金所言,定期举行的联演体现了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的牢固性,也让任何试图破坏地区稳定的势力明白,中俄有能力、有决心维护自身安全利益。而对于美日韩来说,这次教训或许能让它们重新审视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冒险行为——在中俄的钢铁长城面前,任何挑衅都将付出代价。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联演不仅是军事上的合作,也是外交上的一次亮剑。面对日本对演习区域的抗议,俄罗斯外交部明确表示,在自己领土附近进行军事活动是主权国家的正当权利,不容外部势力干涉。这种坚定立场得到了中方的支持,两国在联合国等多边平台上的协作也进一步巩固了战略互信。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中俄联演的常态化是对当前国际形势的积极回应。在西方试图通过军事同盟制造对抗的背景下,中俄通过务实合作展示了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决心。正如中国军事专家张军社所说,中俄演习不针对第三方,但如果个别国家对号入座,那只能说明它们心中有鬼。 此次事件的后续影响仍在发酵。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联演结束后,中俄部分参演兵力将赴太平洋进行第六次海上联合巡航,这无疑将进一步提升两国海军在远洋的存在能力。 而美日韩在经历这次挫折后,是否会调整其在亚太地区的军事策略,还有待观察。但有一点可以确定:任何试图挑战中俄战略协作的行为,都将在两国的钢铁洪流面前碰得头破血流。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