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9月的一天,周总理正和往常一样工作。突然间,工作人员走了进来,向周总理报告了林帅遇难的消息,随后周总理指示有关部门对此事进行了善后工作。
周总理
不久,在周总理的努力下,各方面的工作逐步恢复了正常。不过,对于陶勇将军一事,周总理的内心十分自责,他在与别人谈话的过程中多次谈及陶勇,并不断地感慨道:“陶勇将军既精通海军业务,还是能亲自出海的领导干部,如今已经不在了,真的是很可惜啊。”
红军队伍中的“拼命三郎”周总理口中的“陶勇”,是新中国的开国中将,他的一生都在为了革命事业而奋斗,为党和国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913年,陶勇出生于安徽省霍邱县的一户农民家庭。和大多数的农民一样,他们一家人靠着租种的几亩地勉强生活,即使他们每天辛勤地劳作,还是无法摆脱被剥削的命运,一家人的日子生活得十分艰难。
上个世纪穷苦人家的孩子
为了减轻家中的负担,陶勇在年幼的时候来到了地主家中干活。尽管他在工作中非常努力,可还是经常遭受地主的毒打,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生活。此时的他见证了世间的人情冷暖,在心中下定决心,一定要凭借努力改变自身的命运。
1929年的一天,红军战士们来到了陶勇的家乡霍邱县。工农红军在当地积极宣传革命,将土地分给了老百姓。看着眼前的一切,陶勇的内心深受触动,他觉得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真正站在老百姓的角度上去革命的,于是他决定加入红军。
1929年2月,陶勇加入了共青团,同年4月又在河南商城参加了游击队,成为了保家卫国的一名战士。
红军战士
加入红军队伍后,陶勇从一名最底层的战士开始做起,每一次战斗陶勇都冲锋在前,在极短的时间从队伍中间脱颖而出。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凭借着自身的英勇升到了班长、排长、连长等职,深受组织的认可。
对于陶勇,身边的战友们给出了高度的评价:“陶勇的每一次提升,都是拿自己的鲜血换回来的”
1932年5月,组织上鉴于陶勇在战斗中的优异表现,正式批准了陶勇的入党申请,陶勇从此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
到了1933年初,陶勇已经担任了红四军10师28团的副团长了。随着军事指挥能力得到了组织上的认可,陶勇意识到作为一名指战员,不仅要有强健的身体,更需要的是灵活的头脑,他把重心放到学习上来。他从识字开始,一点点地学习,文化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红军在长征途中(油画)
1934年,由于博古、李德等人在战略指挥上的失误,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作为副团长的陶勇,也跟随红四军踏上了长征之路。
长征路上千难万险,前面有各种艰难险阻,后面有敌人的围追堵截。途中,陶勇不仅要作为先锋,在前面冲锋陷阵,而且还要负责断后,阻挡国民党军队的进攻。一时间,他也成为了队伍中的主力将领。
1936年,陶勇带着战士们进行西征。由于对局势的误判,结果西征大军遭到了敌人的袭击,损失惨重。无奈之下,陶勇只好率领战士分散撤离,却还是被敌人抓获。
敌人马上对陶勇进行了审讯,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陶勇没有丝毫屈服。敌人气急败坏,为了报复陶勇,便在陶勇的身上捅了九刀。
革命战争年代的陶勇
这九刀深入血肉的伤痕留在了陶勇的体内,幸运的是,敌人不清楚陶勇在军中的职位,只以为他是一个普通的小兵也就没有多加为难。不久,反动派将他关在了凉州,从此开始了漫长的囚禁生活。
打出中国军人的威风,毛主席称赞:这个陶勇可不简单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两党开始了第二次合作。不久,周总理亲自同国民党高层进行谈判,要求释放曾经被逮捕的红军将领。国民党军队并不清楚陶勇的真实身份,所以将他释放了出来。
陶勇回到革命根据地后,被任命为新四军的一名团长,来到了陈毅的麾下。陶勇上任后没多久,就被陈毅派到了扬州、仪征等地扩大部队,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和建立游击根据地。
陶勇来到仪征以北的地区后,对当地的日伪军发起了进攻。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战士们全歼日伪军的两个连、一个伪警察所,并切断了天扬公路。
日伪军在进行扫荡
日军得知消息后,连忙调集重兵袭击了月塘集,企图在苏皖支队尚未站稳脚跟的时候将其消灭。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陶勇没有丝毫的害怕,他带着一百多名战士扼守正面,等到日军快接近阵地的时候,以猛烈的火力进行击杀。与此同时,他还让第五连和第六连的战士们从两翼出击,一举击溃了敌人。
随后,陶勇带着战士们冲锋在前,收复了月塘集,并消灭了数百名日伪军。经过一战,陶勇在苏皖地区打出了名声,当地的日伪军听到他的名字更是闻风丧胆。陈毅得知后,却开心地不断赞叹道:“陶勇这块金字招牌,咱们还得多亮亮啊。”
“皖南事变”发生后,陶勇临危受命,担任了新四军第三旅的旅长。在粟裕的领导下,他驰骋在苏中大地上,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深受人民群众的爱戴。
皖南事变中的一幕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军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陶勇以为和平的大局将要实现的时候,蒋介石却不顾全国人民的反对,调集重兵进攻解放区。
解放战争开始后,陶勇担任了新四军华中野战军第一师的副师长,他带领部下先后参加了苏中战役、鲁南和宿北战役。
1949年4月,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号召下,中国人民解放军准备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陶勇的第23军部署在了镇江附近。就在大战一触即发的时候,英国的“紫石英号”却闯入了了中国领海。
其实早在开战之初,我军早已经通告了各方,禁止外国的任何船只驶入该海域。可英国人依仗之前同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为理由,不顾解放军的警告,闯入了中国领海。
紫石英号遭到炮击
就在这时,陶勇用实际行动捍卫了中国的主权。经过一番炮战后,“紫石英号”被打瘫在了长江上,我军派出一个排的兵力俘虏了这艘英舰。
通过这件事情,英国以及其他的西方国家看到了解放军捍卫领土主权的决心,都不再愿意插手中国的内战。
正是因为这次事件,让毛主席在心底记住了陶勇的名字。他对着身边的同志们说道:“都说英国人不好惹,这个陶勇可不简单,偏偏就摸了老虎屁股。他既然喜欢打军舰的话,我看可以让他将来去干海军。”
陶勇带领海军接受检阅,毛主席:你陶司令的大名可是如雷贯耳啊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派兵入侵朝鲜,将战火烧到了中朝边界。陶勇将军临危受命,担任了第九兵团的政委。来到朝鲜后,他指挥第九兵团展开了东线作战,赢得了第二次战役的最后胜利,受到了党中央和毛主席的称赞。
陶勇(左一)与萧劲光
1952年,陶勇带领第九兵团的志愿军战士回到了国内。回到国内后不久,他突然间接到了新的任命,原来是毛主席亲自点将,要他担任华东区海军(即后来的东海舰队)司令一职。
原来在陶勇回国之前,中央军委刚刚下达了武装护航、保卫海上安全的命令。同时要求初建不久的海军部队加强巡逻,给予袭扰我沿海海域的蒋军以重创的同时,各个商船、渔船也要配备一定数量的自卫武装,保障安全。
而毛主席之所以选择陶勇来担任华东区海军司令一职,则有两点原因:
第一、毛主席颇为赏识陶勇的指挥才能,这样一位智勇双全的将领也正是毛主席所需要的。
第二、当时的华东地区经常遭受国民党部队的袭扰,急需一位有实战经验的将领去坐镇指挥,陶勇是最为合适不过的人选。
正在工作的毛主席
陶勇没有丰富的海军实战经验,觉得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会耽误海军的建设和发展。于是他特意致信毛主席,希望毛主席另派人选。
毛主席得知后,却安慰道:
“如今,我们有了建立和加强海空军的条件,应该现在就着手建立起来。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时刻都要服从组织上的决定,华东区海军的建设是重中之重,没有谁比你更合适了。”
随后,毛主席特意嘱托道:“现在我们要把破烂的东西都修理起来,并请专家买飞机,想尽一切的办法来搞好海军阵容。”
陶勇担任华东区海军司令一职后,积极地进行训练,使部队保持着很高的战斗力。华东区海军一直处在对敌斗争的第一线,与国民党军队的较量从来就没有中断过,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军的嚣张气焰。
毛主席视察海军部队
1953年初,为了掌握第一个五年计划实行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掌握全国的经济形势,毛主席决定到南方进行考察。为了考察海军的建设,他决定乘坐军舰,沿着水路前行。
2月24日下午,毛主席在罗瑞卿等人的陪同下,来到了南京下关中山码头。早已等候多时的陶勇立马走上前去,向毛主席敬了一个军礼,然后大声地说道:“报告主席,我已率领舰队抵达南京,接受您的检阅,东海舰队司令陶勇。”
毛主席看到后,亲切地伸出了手说道:“东海舰队在你的指挥下,打了不少胜仗,你陶司令的大名我可是如雷贯耳啊。”
听到这里,陶勇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他回答道:“我们打胜仗都是因为有您的英明领导,这样我们的人民子弟兵才能战无不胜。”
毛主席与海军战士合影
随后,毛主席走到了军舰的甲板上,看着战士们脸上精神的面貌,他当即要求摄影师拍一张自己与战士们的合照。海军战士们听到后十分高兴,整整齐齐地站在了毛主席的身后。
巡视完基地的十余艘军舰后,毛主席返回了会议室。随后,在陶勇的要求下,毛主席欣然写下了“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的著名题词。
视察结束后,毛主席特意叮嘱陶勇:“现在我们国家的经济基础薄弱,短时间内不可能拥有航空母舰,我们一定要发扬延安时期艰苦奋斗的精神,用我们的小炮艇打出中国人的威风来。”
毛主席的一番话,深深地印在了陶勇的心中。他下定决心,一定要用现在的装备,来完党和人民的嘱托。
江山岛战役中的一幕场景
陶勇将军久经沙场,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在长期与海上敌人斗争的过程中,他从训练、战术、实战上面独创了一种新战法,使海军的协同战术得到了新的发展。
1955年1月,华东区海军组织了江山岛战役。在陶勇将军的指挥下,海陆空三军联合作战,一举收复了被国民党占领的江山岛,歼灭了约1100名敌人。国民党军经此一役后被吓破了胆,随即从大陆列岛全面撤退。
1955年,为了表彰革命战争年代有功的同志,党中央决定对这些革命英雄授衔。在中南海举行的授衔仪式上,陶勇将军被授予了中将军衔,这也是党和人民对他革命功绩的一种认可。
陶勇将军
到了六十年代,陶勇又担任了海军的副司令和南京军区的副司令。可不管处在什么样的岗位上,他一直在兢兢业业地工作,为海军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中国进入了一个特殊的时期。可是他依然坚定着共产主义的信仰,坚持同李作鹏等人进行斗争,反对在海军内部搞“四大”,这一举动自然遭到了一些别有用心之人的嫉恨。
1966年,陶勇由于超强度的工作,身体变得急转直下。众人纷纷劝他休养一段时间,可陶勇却说道:“现在海军的建设发展还需要我,我不能离开。”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赫赫战功的将军,却于1967年1月在上海逝世,享年54岁。
陶勇与海军将士们在一起
1977年,党中央决定给陶勇将军平反,并为其恢复了所有的荣誉。不久,根据周总理生前的指示,陶勇将军的骨灰被安放在了八宝山革命公墓。
如今,我们的海军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可这一切都离不开陶勇将军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正是因为有他们的努力,才有我们今日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