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双枪老太婆”莫林被俘,眼看就要被活埋。敌人问她:“你认识莫林吗?”莫林心里一惊,心想事情或许有转机!
江苏南通城里曾有个姓姚的大户人家,家里有个叫世瑞的闺女,这姑娘打小就爱读书,家里请了私塾先生教她识字作诗。
那时候外头兵荒马乱的,街面上天天过逃难的老百姓,十六七岁的世瑞趴在阁楼窗户上看,心里头就跟猫抓似的难受。
1937年开春,姚家宅院里闹翻了天,世瑞非要去上海念新式学堂,家里头长辈说外头正打仗不安全。
这姑娘也倔,把自己锁在屋里三天不吃不喝,最后当娘的含着眼泪给她收拾了行李,在上海读书那几年,世瑞把名字改成了莫林——她觉着斯大林领导苏联革命特别了不起,自己也要做那样的人。
要说这姑娘真是天生的革命料子,白天在课堂上听先生讲马克思主义,晚上就带着同学们往电线杆上贴抗日标语。
有回大伙儿去城郊给老乡办识字班,莫林蹲在地上用树枝写"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教完字还帮着挑水劈柴,没过两年,这个二十出头的富家小姐就成了党组织重点培养对象。
1940年冬天,莫林正式入了党,组织上看她文文弱弱的,安排她在后方搞宣传,可这姑娘心里憋着股劲,每天天不亮就跑到河边练枪。
有回大伙儿看见她左右手各握一把盒子炮,三十步开外的树叶子打得哗哗往下掉,这才知道人家是真人不露相,打那时候起,她腰里就别着两把枪跟着游击队到处打鬼子。
要说这双枪的本事还真派上大用场,那年月游击队专挑夜深人静的时候动手,扒铁路、炸仓库、烧炮楼。
她带着人专打鬼子巡逻队的七寸,有时候扮成卖菜的农妇混进据点,两把枪往桌上一拍,吓得汉奸腿肚子直转筋。
时间一长,方圆百里的伪军都传开了,说新四军里头有个会使双枪的老太太,枪法准得能打灭香火头。
1941年秋天出大事了,鬼子搞铁壁合围大扫荡,莫林带着百十号人掩护群众往芦苇荡里撤,眼瞅着后头追兵越来越近,这姑娘把长辫子往头上一盘,抓了把锅灰往脸上抹,扭头就往反方向跑。
脚上的草鞋早跑丢了,光脚板在碎石路上磨得血肉模糊,硬是引着二三十个鬼子伪军追出去七八里地。
要说命大还真是命大,等她被抓住的时候,衣裳早让树枝挂得破破烂烂,活像个要饭的疯婆子,鬼子小队长拿刺刀挑开她散乱的头发,瞪着眼问:"你见过双枪老太婆没有?"
她心里咯噔一下,脸上却装出吓傻的模样,哆哆嗦嗦说自己是走亲戚的,家里有钱能交赎金,也是赶巧了,这队日伪军刚从关外调来,还真没见过莫林真容。
后来党组织托关系凑了两千大洋,愣是把人从鬼门关捞了回来。
这往后莫林更豁出命打鬼子了,有回端炮楼,她带人摸到岗哨底下,左右开弓先把探照灯打灭,等里头乱作一团,炸药包早塞进了墙根。
等到抗战胜利那天,老百姓敲锣打鼓游街,她却躲在屋里哭成了泪人——她想起那些再没回来的战友。
新中国成立后,莫林总算能重拾笔墨,她把双枪锁进樟木箱,天天伏案写诗,有首《风雨行》里这么写的:"当年烽火路,今朝笔墨香。双枪换秃笔,写尽旧刀光。"
九十四岁那年,上海作协给她发了会员证,老太太捧着证书直念叨:"要是那些老伙计还在,该多好啊......"
如今在江苏盐城的新四军纪念馆里,还能看见莫林当年用过的两把驳壳枪,乌黑的枪身上布满划痕,木制枪把磨得油光发亮。
解说员总爱跟参观的年轻人说,别小看这两把老枪,它们可是陪着主人从鬼子的枪林弹雨里闯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