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朝鲜的下场,才知道为什么我们不对俄罗斯进行军事援助。朝鲜最近在俄乌冲突中的角色,堪称一场豪赌——1200万枚炮弹、3万士兵,外加200多家军工厂三班倒生产,几乎把家底都押给了俄罗斯。 朝鲜从2022年底就开始偷偷往俄罗斯运炮弹,到2025年年中,规模已经扩大到1200万枚,主要都是152毫米和122毫米口径的。这些弹药占了俄军前线消耗的50%,帮俄罗斯保持每天2万发的火力压制。韩国情报部门推测,朝鲜通过集装箱船队和火车运送,装了超过1.3万个箱子。除了炮弹,还包括反坦克火箭和KN-23短程弹道导弹。俄罗斯那边库存本来就吃紧,靠这些援助才把炮弹储备堆到乌克兰的15倍。朝鲜的军工厂为了赶工,200多家工厂三班倒不停歇,工人加班加点,产量每月几十万枚。但这也把自家库存耗得差不多了,本来储备几千万,现在剩不下半年用量。俄罗斯回报了不少东西,比如粮食、原油,还有S-400防空导弹技术和伊斯坎德尔导弹生产线。这些技术让朝鲜的军工能力提升了点,但依赖俄罗斯的芯片和精密机床,一旦供应链出问题,工厂就得停摆。话说回来,小国在大国博弈里总这么脆弱,俄罗斯给的保障听着好听,其实就是张空头支票。朝鲜试射火星-18洲际导弹,本想显摆实力,结果直接刺激韩国加速部署萨德-2,日本也借机修宪扩军,东北亚局势一下就紧张起来了。 士兵援助部分更夸张,朝鲜从2024年初派了3万部队过去,分批集结北部军营,然后伪装成俄军,乘火车过境。抵达俄罗斯远东后,他们在库尔斯克地区投入战场,那里推进速度慢得要命,每天就50米。伤亡率高达一成,累计超过4000人。韩国说2025年初又增派了3000到4000名士兵,还包括军事建筑工人帮俄罗斯重建。俄罗斯用这些人力填补前线缺口,但朝鲜士兵缺乏经验,装备也不行,很多人受伤或阵亡。回报是俄罗斯提供军事和经济援助,但这换来的只是短期喘息。俄罗斯战场上依赖朝鲜炮弹达40%,但推进还是停滞不前。西方情报显示,朝鲜提供的弹药质量参差不齐,有些导致俄军装备损坏。俄罗斯财政赤字已经逼近GDP的4.8%,靠援助维持火力,可经济和科技耐力才是关键。朝鲜这么押注,暴露了小国困境,容易被大国当棋子使。中国看在眼里,坚持不提供军事援助,不是没能力,而是清楚单靠外部输血撑不起消耗战。我们专注劝和促谈,避免火上浇油,因为真正的战略智慧在于长远格局,不被拖进无底洞。 中国不军援俄罗斯的理由很现实,大家都知道战争代价大。俄乌打了这么久,双方坦克、装甲车损失无数,再打下去两败俱伤。中国上世纪吃过依赖外援的亏,现在明白安全得靠自主可控。朝鲜援助看似赚了盆满钵满,但库存见底,工厂原料短缺,自保都成问题。区域影响也不小,美日借机强化军事存在,半岛稳定受威胁。中国作为地区大国,每步都得长远考虑,不盲目跟进,避免卷入代理人战争。乌克兰的教训摆在那,西方军援缩水成空头支票,国内电价飙涨,民众供电时间短,支持率跌到32%。俄罗斯推进缓慢,二战以来最慢攻势,每天50米,靠朝鲜士兵和炮弹勉强维持。朝鲜军工厂扩建依赖俄方物资,但制裁压力大,联合国里俄罗斯帮挡下不少。中国选择不站队,但核心利益绝不让步。这么做体现战略清醒,不为短期利益牺牲大局。朝鲜的冒险让大家看到,盲目押注大国冲突,最终沦为棋子,而中国要做下棋的人。 援助后的局面越来越明朗,到2025年底,朝鲜炮弹库存接近枯竭,工厂停转。士兵伤亡累计数千,俄罗斯战场消耗没减,推进停滞。西方产能提升,乌克兰防线加固,博弈转到经济耐力。俄罗斯依赖朝鲜供应维持火力,但赤字高企。朝鲜继续援助,船队频繁出海,部队轮换,但风险加深。区域紧张升级,韩国日本军力扩张,中国维护稳定,推动谈判。援助没扭转战局,朝鲜成工具,中国路径获认可。金正恩掌权稳固,但面对制裁压力大。俄罗斯转用朝鲜工人重建,援助深化,但长远看小国脆弱明显。中国不卷入,专注国内生产,储备完整,避免资源流失。
看看朝鲜的下场,才知道为什么我们不对俄罗斯进行军事援助。朝鲜最近在俄乌冲突中的角
诸葛利剑
2025-08-08 14:23:30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