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84年,开国少将钟伟病重。黄克诚去医院看望他,问:“你老家没什么人了吧”。钟

1984年,开国少将钟伟病重。黄克诚去医院看望他,问:“你老家没什么人了吧”。钟伟听后,说:“我儿子儿媳,以及3个孙子,一个孙女,都在老家种地呢!”

钟伟将军是开国少将里出了名的硬骨头,他的故事在湖南平江老家被老百姓当传奇讲。

1984年躺在病床上那会儿,老战友黄克诚来看他,两人聊起家乡事。

钟伟喘着气说家里儿孙都在乡下种地,这话让黄克诚竖起大拇指直夸他守得住清贫。

要说这位将军的骨头有多硬,看看他家三代人就明白了。

当年钟伟带着部队南征北战,大儿子钟赉良跟着队伍东奔西跑,书没读几天仗倒见了不少。

新中国成立后,二十来岁的小伙子想进城找个正经工作,硬是没敢跟父亲开口。

最后还是钟伟主动把儿子叫到跟前:"咱们家祖坟冒青烟才出了个当兵的,可共产党不是给自家人开后门的。你身板结实,回去扛锄头最合适。"

钟赉良二话不说卷起铺盖回了平江,这辈子真就扎根在黄土地里。

要说种地也不简单,钟赉良带着媳妇李琼英白天在地里忙活,晚上媳妇还得挑着菜筐赶早市。

有回村里人看不过去,劝他找县里领导说说情:"你爹可是北京的大干部,随便写封信就能给你安排个差事。"

钟赉良抹了把汗笑道:"我家老爷子最恨搞特殊,我要敢递条子,他能从北京冲回来拿皮带抽我。"

后来他倒是去过县供销社当临时工,可从来不敢提将军父亲的名号,干了一年多又回村接着种地。

钟家第三代更不容易,长孙钟新生在北京跟着爷爷住过几年,见过不少穿军装的大人物,心里痒痒想当兵。

部队里表现好要提干时,小伙子兴冲冲写信给爷爷报喜。

没成想钟伟回信劈头盖脸一顿训:"种地是本分!有本事自己考军校,别指望走关系。"

钟新生含着眼泪脱下军装,真就回家扛起了锄头。

村里人背后议论:"将军的孙子还在地里刨食,这老爷子心也太狠了。"

可钟新生在地头干得踏实,后来还当上了生产队长。

要说钟伟也不是不通人情,孙女钟水霞爱读书,前些年因为打仗耽误了学业,想求爷爷帮着找个教书的工作。

钟伟这回没训人,反倒拍桌子说:"想教书就正经考师范!考不上就回家帮你娘喂猪。"

这话把孙女激得发奋苦读,后来真考上了岳阳师范。

老爷子听说消息乐得直拍大腿,破天荒让人代笔写了封贺信,信里还塞了五块钱让孙女买书。

将军自己过日子更抠门,国家给他配的吉普车常年停在车库,回老家探亲就挤长途汽车。

有次警卫员看不下去,要给他买软卧票,被钟伟瞪着眼训:"老百姓能坐硬座,我就坐不得?"

到了县城汽车站,他挎着布包袱跟老乡们蹲在路边啃干粮,谁也看不出这是指挥过千军万马的将军。

住医院那会儿更让人心疼,老部下在医院当领导,见钟伟做检查走路费劲,偷偷让人送了辆轮椅过来。

老爷子发现后气得直拍床板:"把这玩意给我退回去!别的病友都没这待遇,我搞特殊算怎么回事?"

护士长后来抹着眼泪说:"钟老上厕所都不让人扶,非得自己扶着墙慢慢挪。"

《亮剑》电视剧火遍全国那阵子,钟家孙子走在街上常听见人议论:"李云龙原型就是钟伟将军!"

可这家人照样该种地种地,该教书教书。

有记者跑到村里采访,钟赉良蹲在地头摆手:"俺爹说过,谁拿他的名头搞特殊,死了都不让进祖坟。"

这话把记者说得直咂舌,报道里写"将军家风,硬过花岗岩"。

如今钟家老宅还是青砖瓦房,墙上挂着褪色的军装照。

乡里要给他建纪念馆,钟家后人死活不同意:"老爷子最烦讲排场,留着这老屋给孩子们当镜子照,比啥纪念馆都强。"

村里娃娃们常被大人带来参观,听的最多的话就是:"看看人家钟爷爷,当了大官儿家里人照样种地,这才是真本事!"

钟伟将军走的时候没给儿孙留金银财宝,倒是留下二十多封家书,每封信里都写着"自食其力"四个字。

现在这些信被县档案馆当宝贝收着,每年廉政教育月都要拿出来展览。

来看的干部们盯着发黄的信纸,都说比听十场报告会还管用。